社会焦点

一个90后声音设计师的好莱坞成长之路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3-21

一个90后声音设计师的好莱坞成长之路,女人声音录音,平面设计师成长之路,好莱坞的秘密花园,自己的声音和录音不一样

  导语:范文锐,1991年生于北京,因为从小弹钢琴和喜欢香港电影而考了北电的录音系,大学期间与美国人合作拍广告被工业流程吸引又去美国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读研,留在好莱坞工作。从当年在北电串宿舍,拎着箱子拿着杆儿去北影厂门口等金杯车出发,天黑出去天黑回来,随性地拍作业;到在好莱坞了解到大量的合同规定,同时保护影视行业工作人员的步骤和手续,每天拍摄多少个小时不能超时,每个场地的时间、路上时间、吃饭时间、回家睡觉间隔时间等等,全部详细的安排。他说,作为一个录音师,在美国与在国内的录音行业不太一样的。国内大部分录音师都是同后期兼顾, 但是美国同期和后期是完全分开的,在各个环节也都有不同的负责人。

  从业几年,他详细地讲述了所参与的几部作品的声音创作:有诗人顾城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最佳奖的纪录片《坏孩子》,动画片《驯龙高手2》的音乐录音,恐怖片《Happy Hunting》的声音编辑, 更有实验片《门》的从无到有的声音设计。他认为电影声音是一个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朋友们经常自嘲,片儿好声儿就好,片儿烂声儿再好也没用。回到创作,他说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导演的意图,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整个叙事。

  面对电影声音的职业相对比较小众,名利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他说,“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电影是一个工业,不能着急,分工非常重要,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这摊事儿搞好了,才能一起配合出来一个好的东西。好莱坞有一百多年的工业体系,同时传统电影工业也在相继的被新兴的媒体以及网络冲击,现在的预算会有少许的下降,但是他们的作品质量还是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我遇见很多有名的声音指导和混录师都是从80年代开始入行,逐渐地从一个最初级的助理干到奥斯卡得奖。国内的录音师们对比好莱坞,其实业务水平不相上下,在国际电影节上也经常能获得荣誉。好的片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到机会来的时候希望我自己可以准备好”。

一个90后声音设计师的好莱坞成长之路

 
   

  影视工业网: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电影?

  范文锐:应该是从小学开始,开始看电影的时候没赶上录像带的时代,VCD正好非常流行,从那个时候开始父母买了很多碟回家。最开始的时候喜欢看一些动作片和香港电影,一开始还有偷着看电影,上了大学之后就名正言顺地猛看了,一直到现在。

  影视工业网:为什么大学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音系?

  范文锐:走上艺考这条道路完全是偶然,我学习成绩比较一般, 当时高二的时候看学校招生信息的时候发现了还有录音专业,需要音乐基础,我从小弹钢琴,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上钢琴课但是一直没有荒废,所以还是有一些音乐的底子,所以就觉得可以试试录音系。

  影视工业网:为什么又去美国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学院读研?在电影声音制作方面,中国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训练有哪些不同?

  范文锐:当时大二的时候跟师兄去拍广告,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美国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国际剧组,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也没有什么经验, 但是感觉他们分工非常明确,每个人做的事都很细。那个时候第一次有了出国去瞧瞧他们是怎么做的念头, 当时申请的时候也跟考大学似的非常仓促,几乎所有我申请的学校都是截止日期那一天我把材料寄出去的,有的也写得乱七八糟的,最后只收到了查普曼的offer,所以我就去了。

  这三年的研究生跟国内的教育挺不一样,在拍作业上面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是比较要求达到“工业标准”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好莱坞现有的工业流程都要走一下,虽然水平和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这一套下来至少大家心里都有个影子,如果要拍这么一个短片需要大致考虑哪些方面,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我是电影制作声音设计方向的,在第一年的时候所有的课基本上都是全年级所有方向的同学一起上的,有影视技术概论,摄影基础这样的大课跟北电差不多,还有一些分组的拍作业练习,二三年级主要就是大家各自分组拍作业,再加上专业课。我们录音方向在研二两个学期做4个20分钟小联合作业,研三两个学期做两个20到30分钟的大联合作业,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和别的年级以及本科同学合作。

  跟在北电相比的话,从专业课方向来说这边教的内容要浅一些,之前在北电要学高数,物理,声学等一些很学术的课程,这边基本没有涉猎,如果有的话也不会非常深入的讲解,主要是对影视声音艺术层面上的理解分析和讨论,经常老师会有大量的跟学生讨论影片的创作思路,艺术分析,而且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声音,都比较综合。如果有对于某一部分需要额外补充的知识的话,会有大量的资料和相关网站来加以补充,所以自主学习十分重要,而且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比较多。

  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在本科的时候我更加关注是怎么做怎么用,原理是什么,如何最快的从学校和同行前辈们那里吸取经验和只是并且依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研究生的时候随着年龄和对整个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关注一些稍微深层次的东西,但是这些艺术创作上面的想法和理念是需要强大的实践基础来辅佐和巩固的。

  当然我随着我自己的年龄增加肯定对这个的认识也不一样,比如拍作业,北电的时候就是哥儿几个串个宿舍,说明儿拍作业或者互相去帮忙干野活儿,然后第二天就拎着箱子拿着杆儿去北影厂门口等金杯出发,天黑出去天黑回来这样,但是这边都得有详细的计划,每天拍摄多少个小时而且不能超时,每个场地的时间,路上时间,吃饭时间,回家睡觉间隔时间等等都会有详细的安排。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不习惯,觉得非常麻烦,但是逐渐的了解之后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在美国拍摄需要大量的步骤和手续,这一切都是在保护各方面的权益,各种合同规定的细节都非常详细,并且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在保护影视行业工作的人员。

一个90后声音设计师的好莱坞成长之路

 
   

  影视工业网:你怎么定义电影声音的几个工种,录音师、声音设计、混音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