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话题

吴晓莲为父亲吴敬琏撰写传记 吴敬琏的盛世警言 吴敬琏女儿吴晓兰(2)

字号+ 作者:新闻百事网 来源:未知 2016-10-17

2009年夏天,吴晓莲回国时,屏幕上轮番放映电视剧 《人间正道是沧桑》。她像是顿时看明白了父亲的过去坚固的价值观烙印于心,一代又一代,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话,我还是会选择使命感这个词。或许正因如此

 
2009年夏天,吴晓莲回国时,屏幕上轮番放映电视剧 《人间正道是沧桑》。她像是顿时看明白了父亲的过去——坚固的价值观烙印于心,一代又一代,“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话,我还是会选择‘使命感’这个词。或许正因如此,他多少年来不曾懈怠,即便在文革期间也是如此,所以他一平反便能站到学术前沿。”她形容说,这种使命感就像舞者脱不下来的红舞鞋,缠绑在脚上,鞭策着他,一直会认真地“舞”下去。
 
在梳理家族历史的过程中,吴晓莲发现,这种自幼便有的救国热情,正是家族传统的体现。邓季惺这个名字,在今日或许不如“吴敬琏的母亲”来得响亮,但作为那个时代的“新女性”,正是她将一间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改组成为名噪一时的《新民报》,也就是今天《新民晚报》的前身。
 
这个有几分像林徽因的女子,不仅将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更是一个大家庭合格的管家。到任何一个城市,邓季惺首先想着买地置业,安顿家人,她给家里雇了能干的保姆,为孩子们找最好的学校,吴敬琏正是在这样的庇佑下度过了幼年时光。
 
独立、倔强、有主见的吴晓莲,和干校回来的父亲在一起生活没多久,便读大学、出国,与其相隔万里之遥。再一回国,发现父亲已经是“著名经济学家”,她突然发现,除了小时候“戴着厚厚的眼镜,终日埋在书堆”里的形象,自己对父亲并不十分了解。而在小女儿吴晓兰的记忆中,七岁时那个从妈妈旁边将她赶到小床去的 “陌生人”,便是她对爸爸的第一印象。
 
再捡拾的记忆、大量的细节,让女儿们重新认识那个“戴着厚厚的眼镜、终日埋在书堆”里的父亲。他在干校时自学英文,出来后,规定自己每天在家读一章原文的古希腊史。那时母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一年,喝水吃饭都要由父亲照顾。但父亲沉迷书本不思饮食,母亲也只能无奈而善良地等待。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十不学艺”,当时文革,因为看不到什么前途,很多知识分子都放弃了学问。但吴敬琏却始终不曾懈怠,所以四人帮一粉碎,他便站到了学术前沿,出版了大量文章。不久前吴晓莲在美国拿起文艺史来读,就想起了儿时的这一幕。
 
在那个历经各种运动,无风三尺浪的年代,在11平米的四口之家中,吴敬琏安之若素。这其中有酸楚,有幸运,而更多的是对家人的保护,不希望女儿卷入其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欠下800亿逃往国外,父亲下葬都不回来的王永红是如何归案的?

    欠下800亿逃往国外,父亲下葬都不回来的王永红是如何归案的?

  • 我用身体孝顺老爷子 口述:妻子帮我孝敬父亲 记住进入你的男人是谁

    我用身体孝顺老爷子 口述:妻子帮我孝敬父亲 记住进入你的男人是谁

  • 村上春树与父亲断绝关系,只因他是侵华日军,余生为之忏悔难过

    村上春树与父亲断绝关系,只因他是侵华日军,余生为之忏悔难过

  • 母亲出差不在家 目睹父亲出轨妈妈闺蜜苏晴 阳台上疯狂一整夜

    母亲出差不在家 目睹父亲出轨妈妈闺蜜苏晴 阳台上疯狂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