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沛猕猴桃 2000-2015 年度销售额。来源:佳沛年报
与之对比,当下中国的猕猴桃产业则落后许多,仍以果农自发种植和零散的小品牌为主,尚未形成品牌优势。
实际上,在佳沛诞生之时,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的状况与当下中国类似。因而,我们好奇,在猕猴桃产业非标准化、无品牌价值、市场备受挤压的条件下,佳沛如何从中突围、成长为水果业巨擘?
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为佳沛带来品牌形成机会。
早在 1960-1980 年代,新西兰以种植猕猴桃为业的果农数量就已非常庞大,产业发展迅速。但当时该产业仍处于原始自然竞争状态,生产者众多却分散,产出的猕猴桃品质不稳定、产量波动大,也导致品牌零散,整体影响力十分有限。
上述原因使得新西兰猕猴桃在全球市场中议价能力较低。风波很快到来。1988 年,其最大海外市场美国实行反倾销政策,大幅缩减猕猴桃进口数量,新西兰果农损失惨重。
新西兰政府决定通过组织变革,提高猕猴桃生产稳定性,从而塑造强势猕猴桃品牌。「新西兰奇异果营销局(NZKMB)」由此而生。
这一由众多果农联合发起成立的部门,负责从果农处统一收购猕猴桃,并面向市场统一销售。其他机构及个人无权过问猕猴桃采销过程,果农也不可私自面向国际市场销售。
1997 年,营销局决定推出「佳沛」作为新西兰猕猴桃唯一品牌,并继续从如下 2 个维度继续推进组织变革:
第一,生产流程标准化
「 上游 」统一育种研发、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用肥用药,最大限度减少不可控因素干扰。
佳沛公司主推 2 种猕猴桃:1920 年代新西兰人 Hayward 所培育的海沃德绿果猕猴桃,以及 1991 年选育成功的金果猕猴桃。这 2 种猕猴桃均具有生产稳定的特点。
海沃德形状稳定,口感好,耐贮藏;金果则混合了哈密瓜、水蜜桃和柑橘等多种水果的味道,是经由多年种植、嫁接选育而成的最稳定的品种。
同时,佳沛公司统一管理种植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和防治虫害用药。例如,在 2014-2015 年,公司为果农提供了对抗 PSA (细菌性溃疡病)病菌的用药,降低损害。
「 下游 」拣选、仓储、物流标准化,完全掌控销售渠道。
佳沛公司的奇异果生产实现全流程的标准化。
佳沛猕猴桃的拣选工作由机器自动完成。猕猴桃将按照品质、大小自动分拣进入不同仓库。同一仓库内,猕猴桃品质、大小基本统一。
仓储环节,为降低储存时间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佳沛采用气调库储存,保证猕猴桃 8 个月内不变质;在物流环节,则采用冷链物流,使损耗率降至 5%。这远低于中国猕猴桃 10%-15% 的运输损耗率。
销售方面,佳沛严格把控经销商渠道。经销商需要先缴纳高额保证金才可获得佳沛货源。每年年初,经销商还需要向佳沛支付一笔费用,佳沛将其中的 30% 用于农户生产成本。
第二,建立良性循环的农户管理体制
「 监管机制 」农户高度可控
佳沛公司采用以下 3 种方式监控农户生产环节,从而使供应链可控:
可溯源机制。用生产追踪溯源信息卡统一管理果农。当某批次果实出现质量问题时,佳沛可快速锁定该批次的产地与负责果农。
地理密集型监管。80% 的猕猴桃在新西兰丰盛湾产区生产。该产区面积达 1.2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天津市大小。集中生产可大幅降低监管成本。除佳沛外,温氏(详情参见:《峰瑞报告11 :万亿养猪业爆发前夜,猪真的站在了风口上》)、美国草莓品牌 Doriscoll 等也采用了相同方式。
按标准定价采购。采摘果实前 3 个月起,果农禁止使用任何化合物。随后,佳沛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果园采样。当果实甜度、成熟度、干物质含量均达标时,方可被手工采摘。最后,专业检测人员将按照果实品相层层筛选,只有优质果实才被允许贴上佳沛的标签。
「 激励机制 」适度激励农户
佳沛公司采用以下 3 种方式建立起良性的农户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稳固供应链:
预付 30% 保证金,保底收购。委托果农种植前,佳沛会向果农预付 30% 定金,剩余 70% 则作为利润收入,交由市场销售状况决定。如果果农提供的果实品质上乘,则可获得公司加成奖励。同时,佳沛还会采取保底收购、股权分红等措施。
品牌建设带来更高议价能力,果农收益相应提升。2001 年时,佳沛猕猴桃在亚洲市场销售价格为 5.22 美元/盒,2003 年上升至 6.42 美元/盒,至今,每盒价格已超过 10 美元。通过建设品牌,佳沛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放大,果实品质上乘,价格相应上涨,果农收入也相应提高,生产积极性不断激发。
控制单户果农规模,保证果实可以得到精心照料。佳沛公司管理果农 2700 余个,总种植面积约为 10580 公顷。其中,2-5 公顷的果园占比 45%,5-10 公顷的果园占比 15%,小规模果农是生产主力军。
猕猴桃种植多个环节无法机械化,例如需要摘除发育不足的幼果、定期修剪多余分岔等。单户果农规模过大,管理难免粗放;规模太小,又难免收入偏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