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智能音箱的中国战事(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25

据某家技术供应商透露,网易、搜狗、360 等手里都有智能音箱相关的立项。就连一直被认为不具备硬件产品基因的腾讯,内部产品也早已完成了开发。还有早已浮出水面的微信硬件「微信相框」,也「正对标亚马逊的 Echo

  据某家技术供应商透露,网易、搜狗、360 等手里都有智能音箱相关的立项。就连一直被认为不具备硬件产品基因的腾讯,内部产品也早已完成了开发。还有早已浮出水面的微信硬件「微信相框」,也「正对标亚马逊的 Echo 调整产品定位和功能」,微信相框负责人对顶楼 Top View 说。

  大战前夜,未见火光,但硝烟渐起。

  2015,京东教训

  智能音箱的中国故事,其实早在两年之前就有过第一季的上演。

  对于一直将亚马逊视作对标对象的京东来说,亚马逊通过 Echo 和背后的 Alexa 实现的成绩带来显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信号。

  早在 Echo 面市后不久的 2015 年,京东就火速与科大讯飞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灵隆科技,并在 2015 年 6 月发布了一款名为叮咚智能音箱的产品。这款音箱搭载了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系统,内置 8 个收音麦克风,唤醒词则为「叮咚叮咚」。在内容方面则集成了百度音乐、喜马拉雅 FM 等等服务。根据京东官方给出的售价,这款产品最低配青春版售价人民币 199 元,最高配新东方教育版售价 998 元,平均价格为 618 元。

  智能音箱的中国战事

  (叮咚音箱。根据技术商透露,199元低配版每卖出一台,「就要亏五十元。」)

  据一位接近灵隆科技的语音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负责人透露,在京东内部,「刘强东对此事非常重视」。当年京东为灵隆科技注资 4500 万人民币,占股 45%,另外 55% 股份则由科大讯飞持有。而新公司由京东智能产品中心总监魏强直接负责。

  很明显,叮咚音箱并没有带来如 Echo 一样的市场效应。

  在产品刚刚上线的一段时间内,京东也曾主动让出网站主页 Banner 页面为产品做 24 小时的展示和宣传——这和亚马逊的策略如出一辙。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叮咚音箱及其合作产品累计销量已经突破 100 万台。但不只一位智能音箱从业者对顶楼 Top view 坦言,这个数字存在水份。「有可能几十万台都不到。」

  「京东当时投入的决心很大,但现在双方都有点心灰意冷。」上述负责人把叮咚的失利总结为二者合作方式的不当:从叮咚音箱的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再到灵隆科技的架构上,科大讯飞一度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叮咚音箱想学亚马逊,又没学到精髓。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让技术为主的公司负责产品;另一方面京东又很快的通过很激进的宣传、推广把市场的预期拉的太高。这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京东希望学习又没学到的亚马逊的精髓又是什么?

  首先,亚马逊 Echo 在发布的初期足够的谨慎,并不是高举高打,概念先行。

  从亚马逊神秘的 Lab126 实验室诞生时,Echo 脱胎于此前失败的项目 C(Lab126 实验室按照产品重要级别从 A 到 Z 为项目编号,Kindle 为项目 A,曾被寄予厚望的 Fire Phone 为项目 B)。或许是因为 Fire Phone 的折戟,包括贝索斯在内的亚马逊高管对这款带有远场语音识别功能的音箱只带有相当谨慎的预期:他们仅仅希望 Echo 提供的新体验会让用户更愿意在亚马逊电商网站上进行购物。在 2014 年 11 月 Echo 面世后,亚马逊甚至没有过分强调所谓的「智能音箱」概念,而是把 Echo 当做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最初只把 Echo 提供给少数用户,并收集他们的使用反馈。

  其次,在得到市场印证之后,亚马逊果断将其上升为公司战略业务,并充分利用亚马逊的平台资源不遗余力推广。

  Echo 在市场上出人意料的受到了用户欢迎。这让亚马逊重新审视了 Echo 的意义,并渐渐开始放开手脚,将所有资源都倾向给 Echo:2015 年开始,亚马逊除了在销售推广上不遗余力,也选择了在合适的时机将 Alexa 逐步开放,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就连许多第三方的接入都由亚马逊亲自操作完成。到 2016 年,Echo 一战成名,Alexa 上升为公司战略级业务——此时,亚马逊获得的先发优势甚至让谷歌也望尘莫及。

  智能音箱的中国战事

  (2016 年 5 月 Echo 副总裁 Mike George 在一次大会上介绍Echo。)

  从最开始谨慎的产品和市场定位,到后来上升到战略层面的高举高打,亚马逊这套「组合拳」式的打法让人称奇,但想要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搅动风云的公司只能羡慕,却无法模仿。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在国内,即便是被行业视作巨头甚至是阴影的 BAT,也没有一家能像亚马逊一样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软件、硬件以及销售渠道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率的方式可能就是「抱团取暖」。

  对于 BAT 和京东来说,理论上他们具备接近于亚马逊所能调动的资源能力,但是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并没有一家将智能音箱上升到足够的战略高度来对待,而在智能音箱背后的 AI 助手技术层面,也整体落后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

  而那些想要抱团取暖入局的互联网公司,对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智能音箱更像是一个 BD 的合作,在中国的硬件供应链基础上,打造一个能够对声音进行反馈的音箱并不难,但这个音箱能够做到多智能则是另一回事情了。

  即便是今天回头来看,当初亚马逊 Echo 的成功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小概率事件,很多时候,野心的繁荣并不等同于市场的繁荣,习惯了追逐风口而缺乏足够技术积累的那些中国公司,在智能音箱所引发的产业机会面前,更多时候可能是有心无力的焦虑。

  智能音箱热的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机会?

  智能音箱不是硬件创业热潮的延续,而是 AI 时代的第一个实体载体。

  这注定是一场关乎技术、设计和商业等综合实力的竞争。产品的打磨只是第一步,所谓的智能音箱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够不够聪明?消费者有多大的动力愿意为它花钱?

  「用户买回家,大部分只会用它听歌或者询问一下天气,但这样形成的黏性不会太高。」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觉得,在目前阶段,家庭环境中暂时还不存在一个强烈的语音交互需求场景。所以尽管出门问问也发布了虚拟语音助手和智能音箱的产品计划,李志飞也表示公司将把这个方向「认真的当做一个战略」去做,但是根据他的判断,」智能音箱的市场需要时间「,现阶段更成熟的语音交互场景还是会发生在车内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