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Link,作者授权早读课转载。
公众号:从0到1(ID:aboutlink)
编辑:Verna
互联网的下半场,当流量和时间红利耗尽的时候,如何基于行业和用户深耕细作,成为了摆在各公司面前的最大命题。
解题的第一步在于明确问题究竟是什么?
在用户的蓄水池里,用户流量入口从波澜壮阔的大河到涓涓细流时,如何提高存量用户的价值则成了关键。
下面Link将基于最近的工作,结合大众点评首页的产品设计,谈谈面对千万日活&复杂多变的本地吃喝玩乐场景,点评首页是如何设计,既充分体现产品的定位,又将用户的价值最大化挖掘。
本文前两部分将先根据用户需求的明确度,来讨论首页框架的设计。第三部分则将继续论述首页产品的内在心法,方法论的构建。
一、需求明确的场景
APP首页作为用户触达的门面,需要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构建产品,以此承接住海量的流量,满足不同用户的核心诉求。
而点评的搜索框、导航栏和情景感知,既是流量承接的第一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转化器。
1、主动显性的需求
用户在时间、地点、品类上有明确的需求时,会主动通过搜索框或导航栏的品类区,来使用点评满足需求。
该类主动明确的需求,不管是点评还是淘宝、京东,都是流量的核心场景。
从用户层面来说,产品设计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帮助用户尽可能减少操作步骤,达成需求目标。
从公司层面来说,如何在流量的汇聚区域,在兼顾常用功能的稳定性和效率下,去达成新业务/品类的教育,引导用户探索发现,则是信息框架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
下面以导航栏为例,导航栏是用户快速了解到APP基础功能/服务的核心路径,可以培养用户的长期使用习惯。
淘宝首页导航栏展示的是诸如天猫、聚划算、天猫国际、天猫超市、充值中心、阿里旅行等,为子品牌/成熟的品类导流,将男装、美妆、箱包等细分类目收敛在分类中,供用户发现查找。
目前点评的子品牌有限,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模块。因此,导航栏主要展示的为常用品类,诸如美食、电影、外卖、酒店等。
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子品类越来越多,一屏展示10个品类已远远无法满足新品类曝光的需求,而且主动滑动到导航栏二屏的用户也相对较少。
如何在保持用户固有查找品类习惯的基础下,兼顾常用品类的稳定性和效率,扶持新品类的曝光,成为不得不思考解决的问题。
点评现阶段的处理方式是将导航栏分为固定区和延展区。
稳定区,承载固定高频品类,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常规需求。
延展区,根据用户过往在点评上的搜索、浏览等交互记录,在新品类业务中优先展示用户感兴趣的品类。
在计算用户对品类感兴趣程度时,主要通过赛马机制,以用户的点击率为重要指标,撬动各业务主动去优化自身的品类承接页,主动提高用户流量的转化效率。
通俗的来说,品类落地页优化越好的业务,在同一用户的新业务竞争level下,在导航栏品类的显示就会越靠前。
同时,为支持品类的时令季节性运营,导航栏增加如“hot”、“优选”等角标气泡的基础配置能力,帮助新业务引流,增加点击曝光。
以此在不影响用户认知习惯的基础和流量承接效率上,满足新业务的曝光引流需求。
综上,导航栏架构设计的目的是撬动业务,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能从平台得到更多流量,并且追踪后续的有效转化。
同时要兼顾不同业务带来的价值,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复杂且动态调整的衡量机制。
2、主动隐性的需求
用户没有主动明确的表现出来,但是心中存在需求,需要由我们通过数据的挖掘呈现给用户,缩短用户使用路径,提高效率,达到超出用户体验预期的效果。
满足用户主动隐性的需求或者说是场景的即时需求,在点评首页由情景感知模块承载。
情景感知诞生的起因是15年7月份和百盛商场的商业合作,百盛期望用户定位在商场时,在点评的首页承接百盛活动的流量入口。
与百盛谈成合作后,我们在首页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块,原本是当作一个合作项目来做的,但是后来发现该模块点击率远远超过周边模块,之后不断迭代衍生成为了情景感知。
情景感知根据用户历史行为、位置、时间等信息,去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或缩短用户的使用路径,提高效率,成为贴心的场景助手。
(1)即时推荐
用户多次浏览了一家星巴克多次,在下一次用户定位在星巴克附近的时候,直接将POI展现在首页,直接命中用户的需求。
(2)精准展现
在热门餐厅或商场里,情景感知也会自动出现该店或商场的的优惠信息;
当购买了一单外卖,情景感知会提醒预计还有多少时间送达;
当购买了一张电影,情景感知会在开场前提醒还有多久开场,影院在哪里。
情景感知是场景化的猜你喜欢,基于特定的时间、地点、行为,去精准触达用户的需求。
相比于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O2O具有的时空和地域属性,奠定了情景感知模块的独特性和先知性。
二、需求模糊的场景
在用户需求模糊的时候,尽管当前可能没有及时消费需求,亦有机会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商户、内容等。
那么该如何设计,帮助该类用户种草需求呢?点评主要通过活动运营位和猜你喜欢两大板块来提升转化。
1、活动运营位
以淘宝为例,首页内容丰富多样,除了基础的搜索和导航之外,还有各类不同的特色主题板块,大量内容的推荐和更新。
各种主题模块,如淘抢购、超实惠、天猫必逛、特色好货、热门市场等,可以让用户产生热闹的印象与内容的富有感,继而满足用户闲逛的需求。
当然不同的主题板块不是毫无意义的堆积陈列,而是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活动运营位从角色定位来看,包含以下4大作用。
(1)以不同于导航栏纯类目的形式,通过场景化的包装或内容组织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入口;
(2)满足目的不明确用户的消费以及闲逛种草的需求;
(3)满足业务日常导流拉新以及大促活动曝光的需求;
(4)满足转化平台新客的需求。
前2点聚焦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后2点则是公司业务发展及用户拉新、促活、留存等运营工作的需要。
在活动运营位中,用户价值与公司的利益关系相互交错,纵横迭生,相辅相成。
下面以点评首页为例,论述为你优选、每日福利、特色频道模块的价值。
(1)为你优选
为你优选模块的定位在于满足价格敏感性用户的贪婪需求。基于用户过往的浏览画像、季节时令因素、城市热门指数,千人千面展示,符合用户喜好的不同活动内容。
不仅是折扣或爆款,展现的活动更在于适合用户,去踩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此外,为了平衡公司价值和用户需求的博弈。为你优选融合了为低频高客单价的业务引流的算法,也导致经常被用户吐槽,推荐的活动不够个性化。
(2)每日福利
每日福利模块的使命则是用户留存。用户访问每日福利页面,即可获得当日奖励,坚持访问7天还可额外获得大奖。
签到流程短,操作轻量,且每天根据用户画像会给每个用户分配不同奖券,新鲜感强,用户参与度非常高。
(3)特色频道
特色频道模块的任务则是新业务引流。为结婚、家装、学习培训等一些低频业务安置固定的展现位置。
提高业务在用户心中的认知度,培养成潜在的用户。在日后有相关需求的时候,有意识的通过点评来寻找服务。
首页活动运营位在内容组织和展现的时候,有以下2点值得注意。
(1)明确活动运营位的定位
淘宝的活动运营位包含非常丰富的模块,但每一个模块都会有一个总的Title即定位。意义就在于指导其内容组织,有助于用户理解该模块的定位,降低用户上手成本,提升模块使用率。
板块的定位不应当是以简单粗暴的是按品类划分,而更应该是以优惠,人气,品质等各种导航栏所没有的维度,来组织和展现方式来组织商户、商品、内容,且兼容一个专题区域区展示多个品类,多项内容。
(2)以场景化、主题化的方式包装
提供更多功能性、内容性的非推广型产品,来稀释弱化推广性内容,从而摆脱用户对其“纯广告”的反感认知。
应当多展示包装成应时消费、排行榜、实惠精选、品质推荐、头条文章等的运营内容,而不是展示临时大促类活动内容。
后者看起来更像是推广类的广告,易引起用户反感和警戒心,且不具有持续性,不足以养成点击习惯。
2、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是推荐的代名词,更是大数据时代的标识。
据说当我们登录QQ或微信的时候,腾讯的数据库将以8000多种维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扫描分解我们的用户画像。
通过Item-based,user-based等各类协同过滤以及混合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画像,结合以前浏览过的内容和购买记录,读取实时的行为路径,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