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GMIC圆桌论坛:从虚拟到现实还需要哪些新场景?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4-29

GMIC圆桌论坛:从虚拟到现实还需要哪些新场景?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的圆桌论坛,主题为未来创新。

  主 持 人:

  王颖 联合创始人,青亭网

  嘉 宾:

  朱郁丛 创始人&CEO,英梅吉科技

  修博瑶 执行总裁,designaffairs

  张云 产品市场高级总监,美国高通公司

  李戈晶 总裁,互动视界

  凌海滨 首席科学家,亮风台信息科技

  王颖:我是青亭网的联合创始人王颖,非常荣幸可以主持这场圆桌论坛。我们大家也换一下脑子,从刚才的AI转到VR、AR,也从比较深奥的相关技术落地到场景的应用。这场论坛请到的五位嘉宾,行业非常的互补,有来自做上游芯片的高通,有做AR硬件的亮风台,也做相关计算机视觉图像技术的英梅吉。我们在讨论虚拟现实到底对哪些场景产生颠覆性作用之前,我的第一个问题倒是想让大家谈一谈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或者说这种应用不是我们之前想象得那么美好。

  李戈晶:谢谢长城会给我们提供讨论虚拟现实新场景的机会。从互动视界来说,是属于应用型的公司,跟在座其他几位的公司属性有所不同。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接触VR,之后也接触了一些AR的新的场景应用。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从我们自己公司和个人了判断来讲,我是这样分类的,VR不是一个大的场景应用的行业,它毕竟还是有硬件设备的限制,适用于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随着数据交互以及新技术的发展,AR将是各类型消费场景的应用。

  从我们自己的探索来看,VR上的应用比较多,因为VR更成熟一些。一些日常性的,需要频繁进行交互的,而且是多人交互的,目前还不是太适合在VR的应用场景当中出现。

  修博瑶:感谢长城会和GMIC提供这个讨论的平台。过去很多年,有公司陆续找到我们,有几个不同的需求,带着一些问题找到我们。一部分的需求是怎么样把VR和AR很好地跟用户体验做结合,怎么用一个合理的方式,被用户体验到。另外一个方面,可能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于实际的人机上面的很多跟人的相接触的部分出现了一点问题。之前有一个公司的AR硬件设备,当时很多场景是跟医疗、安保相关的。由于硬件的问题,医生做一台很大的手术要十几个小时,设备本身的体感和人的接触是有一点打折扣的。安保也可能由于人机的问题而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我很认同李总的说法,VR不适合工具类的使用场景。AR有一种方向真的比较偏向于辅助的工具类的,能帮你带来更多高效的,或者说更深度用法的场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探索,包括跟内容的结合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了,怎么把内容放在合理的技术上,带来合理的交互体验。

  王颖:designaffairs有很多用户体验的数据,可以跟我们分享。

  张云:我是来自高通公司的张云,感谢给我这样的分享机会。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很多人说去年是VR的元年。在市场上很火爆的VR的应用、设备纷纷出来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心中并没有得到很多的认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是鱼龙混杂的、质量参差不齐的硬件设备之外,更大的问题是内容的不完备性。在某些行业应用中,由于有非常突出的应用需求,建筑行业、医疗、教育,当有一个内容能够很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行业对VR的使用就会比较广泛一些。但是,在普通的消费领域,虽然有一些VR的游戏、视频内容,但具体的应用体验并没有达到非常突出的效果。这个时候,节奏开始变缓,业界也开始反思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好的用户体验、好的设备、好的应用场景,能够推动VR和AR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一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我们需要在内容和好的用户体验上,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多的惊喜,才能把市场做得更好。

  朱郁丛:我是英梅吉科技的朱郁丛,主要做基于手机的手势识别交互。根据现在的主流观点,VR做下去就能做死了,感觉它会做成类似于以前的主机游戏的玩儿法。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音乐。在2000年初的时候,音乐有一个路线之争,到底是用MD,还是用MP3。我很喜欢音乐,MD的音质太好了,跟CD的音质差不多,又小,又便携,但价格很高昂,刻录一个片子很贵,也很麻烦。MP3那个时候的音质被它秒到渣都不剩。这里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它并不是以技术的领先性驱动整个产业的进步,而是如何让消费者更方便、更高效的使用这个产品,它才会具有生命力。也就是用户在哪儿,市场就在哪儿。

  回到这个逻辑来看,如果想把市场做大,从业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VR上,只有内容更丰富、体验更好,才会有更多的用户玩儿VR。

  我们为什么做基于手机的自带摄像头去做?因为国内、国际上大部分都是用双幕的结构光,用户不可能花几百块钱买一个VR,再花几百块钱买一个外设,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定位的问题。因为交互决定了你的内容创作。在现在的交互上,还不要说做《皇室战争》这种的,哪怕你做《连连看》《忍者水果》都做不了。你要输一个密码得30多秒,我估计转化率也掉得差不多了。我觉得可以更多的在智能手机的移动VR上发力,是能够把盘子做大的关键。

  凌海滨:我是来自亮风台的凌海滨,我们公司做的跟VR相关的东西多一点,我就VR这个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关于一个东西可做和不可做有几方面的原因。从产品的角度,主要是你得知道两个边界,一个是产品需求的边界,还有一个是技术的边界。如果产品设计是在这两个边界之内,这个东西是可做的。如果作为比较超前的科技公司,你发现可做,除非是有独特的地方,否则是大家都可做的。你应该找到什么东西是在你可控的未来之内可做的,也就是比边界再往前一点的东西。可以用比较弱的VR进行,用很强的产品IP来弥补这个东西,可以做成非常成功的产品,这是可做的例子。有一些不太可做的例子,我们对产品、用户的边界没有把握好,或者对技术的预期没有把握好。

  AR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AR眼镜。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眼镜,相对成熟的是微软的HoloLens,它在某一些领域,比如在电梯修理上已经取得成功。在2C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么多软硬结合的公司,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东西呢?这就是未来可做的东西。今天市面上的产品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通过对技术前沿的理解、预判,我们觉得在短期的未来是可做的。

  王颖:当一个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大家觉得它无所不能,反倒是风险非常高的时候。我们看到它不可为的地方,才真正是脚踏实地。在场的五位嘉宾当中,有三位是来自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现在实践的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是在哪个方面,做法跟去年有哪些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