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组图】新世相咪蒙可以复制吗?内容公司的护城河是啥?(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3-21

张伟: 现在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不太宽的内容创业的领域,就不可能没有方向焦虑,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对,我将来怎么样变大,如何规模化,商业模式是什么?影视还算是内容行业一个被验证过的,规模很大的模式。 李

  张伟:现在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不太宽的内容创业的领域,就不可能没有方向焦虑,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对,我将来怎么样变大,如何规模化,商业模式是什么?影视还算是内容行业一个被验证过的,规模很大的模式。

  李翔:其实没有很大了,个别公司很大。

  张伟:起码是上限够大,这个产业体量够大。

  李丰:票房乘以 30% 减掉赠送过的优惠水分,总数 400 亿,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进口的。

  张伟:好的,那就更不大了。所以我觉得做内容这个东西,如果想做大公司,或者是超级公司的话,没有方向焦虑是不可能的。

  “你们公司到底怎么回事儿,将来怎么样变成大公司” ?刚创业的时候,创业者见投资人,很容易会为这个问题而痛苦,然后编一个故事给自己,讲久了就非常信,照着做,发现越做越不对然后就痛苦。

  过去半年里,我从来没有因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痛苦,第一,内容创业这个行业是无路狂奔,肯定没有现成的路,所以大家认准一件事情,各走各的路就好了。

  第二,内容创业行业目前拥有一个巨大的稀缺资源——内容创作能力,这个能力对很多公司来说极为重要也极为稀缺,所以说内容公司可以靠自己强有力的内容生产能力,换取其他行业所拥有的其他非常大的资源,实现一个跳跃式的进化。我们在找这样的东西,我能看到这个行业里比较有可能性的公司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我不太相信内容线性成长可以成长成一个大公司或者是超级公司。仅靠销售内容本身扩大成巨大的公司,我不太相信这个会成立。

  李丰:巨大的概念是多大?

  张伟:100 亿以上。也许一家独立的公司而不是一个模式很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内容付费作为一个模式就不确定了。

  李丰:跟你相反,我觉得作为一个模式没问题。罗振宇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如果用户消费内容的形态改变,那么内容本身的呈现和版权形式也会改变。就是说,先不管商业模式是什么,只要消费形态改变,你不去报刊亭买报纸和杂志,一定会有大量新的报刊亭在新的消费形态下出现。我说的新报刊亭不是物理上的,总得有用户能够集中采购和挑选的货架存在。你把线下的超市和商场干掉,总得有一个淘宝和京东出来,不然用户到哪买东西,商业模式的确立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张伟:我接着说关于内容创业焦虑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判断是,我们现在有非常强的很多人都需要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基于这个能力来让公司变大、成长。没有方向这个状态如此普遍,以至于它不应该是大问题。大家应该焦虑的是,自己基于现在的内容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公司,那个公司可能是基于你有了这个起点才可以做的,但是做完之后可能跟你现在做的内容不完全是一件事情。内容公司如果不安于做小而美赚钱的公司的话,那可能性就藏在这样的地方。

  无路狂奔中,每个人都会认准一个方向跑,我们自己跑的是其中一个方向。在赚钱的同时,我们所有做的事情的主要目标,一个是新世相品牌是有名的,另一个是,我们的用户群不只是知道或者是看过我们的人,而是深度喜欢我们的人,且是有参与感甚至是有归属感的一群共同行动人。

  站在这个阶段看将来,没有办法让我确定是不是对,只有信或者是不信。我相信如果我们用一两年的时间,成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和有几百万、上千万有深度价值观认同的用户群的话,我们一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长出非常可怕的商业模式来。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它一定会存在,这个是我们相信的方向,我们会照着这个方向跑。

  张雪松:我想张伟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主要是 UGC 吗?

  张伟:不只是,PGC 和 UGC 我们各占一半。UGC 又是 PUGC。PGC 是自己出选题自己写,所谓的 PUGC 是用户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然后工作人员联系这个用户,激发更多的内容出来。

  张雪松: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它跟我的焦虑有关。我觉得 UGC 是一个伪命题,UGC 不是商业模式,它很难做迭代。

  李丰:你觉得知乎算 UGC 还是 PGC?

  张雪松:我觉得知乎是往 PGC 转化。知乎 LIVE 是往 PGC 转化的一个标志。

  李丰:那分答,跟知乎LIVE谁更work?

  张雪松:目前更看好知乎。因为知乎之前的生产者已经开始往 PGC 靠拢了。 UGC 更多是兴趣娱乐参与型,PGC 有明确的利益导向,看似非标,其实是标准化的生产,知乎上面很多人都是 PGC,为了一个明确的商业目的生产内容,而且这个过程是有点标准化,分答刚做了一个分答小讲,也是一个 PGC 的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的互联网内容平台,阅读领域的、比如视频领域的,爱奇艺和优酷都是 PGC,主要的商业模式都是 PGC。

  李丰:我有不同意见。我一直觉得中国没有 YouTube 的主要原因是 home video 进入中国家庭的时间太晚。举个例子,在场所有的女生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角度自拍是最好看的,原因是手机自拍功能已经训练这个群体超过 5 年,有这个基础。而 home video 进中国的时间太短,比美国晚 20 年,没有办法训练出来一代人来做一个中国的 YouTube。

  以下为现场 Q&A:

  

【组图】新世相咪蒙可以复制吗?内容公司的护城河是啥?

  Q1:想问一下几位嘉宾,怎么看待区域化的互联网媒体,它存不存在区域化的问题?

  左志坚:去年开始众筹做完 B 轮之后,大概投资了八个区域的公号,我们认为本地内容变现其实是效率最高的,我觉得本地尤其是生活类的媒体能直接形成商业闭环。

  李翔:非常赞同。我就讲两个例子,一个是巴菲特投过一些地方性的报纸,运营状况都非常好。第二个,史玉柱开始做保健品的时候,他的广告投放只投央视和县城的电视台,中间的全都不投,他觉得投中间的特别不精准。

  Q2:想问张雪松老师,从在细分领域做付费转到做培训、咨询,你觉得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