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科技神话频破灭,投资人需练就哪些科学基本功?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22

科技神话频破灭,投资人需练就哪些科学基本功?,神话eric和女友逛街,最强神话皇帝,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袁隆平神话的破灭,南街村红色亿元村神话de破灭

科技神话频破灭,投资人需练就哪些科学基本功?

  北纬37°、西经122°,你好,这里是硅谷。

  60年前,这里还是充满了嬉皮士、瘾君子、迷幻摇滚、淘金者和牛仔的荒芜辽阔的“西部世界”, 60年后, 这里却已经成为了各路黑科技的诞生地。各种影响世界进展的技术发明——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路由器、光纤技术、卫星导航、基因技术、计算机图形界面、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层出不穷,随之应运而生的是大量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如惠普、英特尔、思科、Genentech、苹果、谷歌、VMWare等。全世界的风投资本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狭长山谷,推动着科技创新的车轮滚滚向前。

  然而这里却也是各种科技神话破灭的地方。在争取硅谷优质项目的同时, 投资者往往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有效地规避高科技投资的各种坑,减少投资风险?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北美最大的华人VC丹华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谷安佳博士, 与他一同探讨了投资者在甄别琳琅满目的高科技项目时必备的一些“科学基本功”。

  No.1: “Publish or Perish”,警惕“故作神秘”的公司

科技神话频破灭,投资人需练就哪些科学基本功?

Theranos的创始人Elizabeth Holmes

  有“女版乔布斯”之称的Elizabeth Holmes和她曾经估值高达90亿美元的血检公司Theranos如今已是岌岌可危。在加州实验室被美国医疗保险和补助中心(CMS)吊销营业执照后,去年10月Theranos彻底关闭了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最后一间实验室。

  对于Theranos神话故事的覆灭,谷博士显得一点也不意外,他告诉记者,早在媒体披露前,丹华资本就已经预言了它的失败。而这一切,是因为Theranos违背了科学界约定俗成的一个原则—“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即消亡)”。

  谷博士向记者介绍道,历史上科学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一个“Publish or Perish”的概念。公开发表之后大家相互验证,最终去伪存真,使得真正的科学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而故作神秘、不敢发表所谓“祖传秘方”的东西,到头来不是特别狭隘,就是无法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最终都走向消亡。

  以此为对照,Theranos此前的行为就显得有些过于神秘。“我们知道商业上可能有一些属于机密,没必要公开。但是对于做出来的数据,尤其是当你所在的领域是很适合用数据说话的时候,就不应该再躲躲藏藏。”谷博士说。

  违反该规则的另一个典型示例是近期因误导公众的特效样片而饱受质疑的Magic Leap。

Magic Leap增强现实效果图

  这家公司因号称正在研发颠覆性的虚拟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而备受关注,也让中美各大巨头们为它砸下了近14亿美元,但该公司对其产品的推出进展和测试数据指标却始终闭口不谈。

  这实际上还是违背了“Publish or Perish”的原则。

  “不能只做视频特效忽悠大家,而要把真正能够量化的技术参数讲出来,比如视场角、分辨率、亮度、虚拟/现实对比度、响应速度、精确度等参数。如果你能发布一个白皮书和其他公司已有的指标去比较,就能够证明你到底做出了什么。”谷博士说。

  事实上,“故作神秘”往往意味着公司有故意夸大或误导公众的嫌疑。这些公司可能因为并未取得它们向外界所宣传的成绩,而必须靠故弄玄虚来维持投资者和公众的期待。

  No.2: 热力学三大定律、摩尔定律、香农定理等基本科学原理不能少

  当然,警惕“故作神秘”只是防止投资者入坑的最基本招数,而要想进阶为科技圈内能明辨是非的更高阶投资者,你还必须拥有“剥开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比如热力学三大定律、牛顿力学、摩尔定律、香农定理、熵增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统计原理等。投资人需要具备这些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第一眼看出项目是不是因为违背了科学原理, 而注定将走向失败。

  对此,谷博士向记者讲述了丹华资本曾经了解的一个新能源项目。

  这个项目想做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世界各地能源不平衡的问题,听起来还颇有几分情怀。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法倒也简单直接:在能源比较充足、便宜的地方,通过压缩机压缩空气后,使空气具有一定的密度;之后将压缩后的空气储存在特制的空气罐中,运往其他能源匮乏的地区;等到需要使用能源时,再将空气罐里的压缩空气释放出来,用它来带动马达、叶片、发电机等。

  空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载体,既环保,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整个方案看上去非常完美,可懂行的丹华投资团队很快就看出了问题。

  原来, 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将一个类似于第二类永动机的概念包装成了一个绿色能源。就像人们造不出永动机一样,将空气压缩储存后再释放出来,也是不可能获得和之前同等的能量的。

  “压缩空气的过程中需要机械做功,这会产生很多的热力耗散。而且整个压缩的过程也会变得越来越难,最后实际需要做的功是很多的。假设你花了100分的力气压缩,最终空气释放时产生的能量可能只是20分,甚至是10分,绝大部分能量都被浪费掉了。”谷博士向记者解释道。

  然而,即便是这样公然违背了基本科学原理的项目却依旧获得了许多投资者的追捧,里面甚至不乏像《从0到1》的作者Peter Thiel这样的传奇投资大佬。

  究其原因,一方面,创始人总是用各种英雄事迹和想要改变世界的情怀来包装和掩盖其项目背后科学逻辑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投资者们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才是其“看走眼”更本质的原因。

  No.3: 学会“信封估算”, 进阶科技投资达人

  除了分析和抽象提取项目背后的科学原理外,科技圈中最高阶的投资者可能还需具备这样一种能力——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做一些基本的推理和估算,来检验那些看似光鲜靓丽的项目究竟靠不靠谱。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