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仕方达创始人 黄小平)
黄小平的办公室里,放着红旗地空导弹1:30的模型,这是他的老首长送给他的礼物。
十四年前,黄小平在大连当防空兵,退伍之后,他自学编程,参与了2003年左右兴起的中国第二次互联网创业浪潮,之后,他加入了当时只有十几人的58同城,成长为姚劲波左膀右臂。2010年,他再次踏上创业之路,一头扎入猎头产业,用互联网商业深度改造了传统的猎头产业。
如今,他创建的“锐仕方达”成为中国最大的猎头公司之一,在不融资的情况下,用7年的时间,公司成长为旗下拥有2000人,年营收数亿,利润高达30%的行业老大。
与其说黄像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更像个士兵,腰板笔直,说话掷地有声,仍然保留着军人的作风。黄自诩为草根,他的经历也充满了“逆袭”色彩。
在人生经历上,从高中生到退伍军人,从电脑小白到自学成才的极客、个人站长,从58同城产品经理到猎头网联合创始人,再到锐仕方达创始人,黄小平一直在进行着自己人生的“士兵突击”。
(黄小平在大连服役)
退伍青年创业,初见中关村的“黄金时代”
2003年,崔健在广州天河的舞台上最后声嘶力竭的唱着《一无所有》,宣告着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终结。而2000公里外的北京中关村,另一“黄金时代”正在开始。出生四川泸州偏僻农村的青年黄小平即将退伍,“一无所有”的他即将和另一个黄金时代撞个满怀。
黄小平从小就酷爱看书,在当兵时也“手不释卷”,除了每天看书之外就是翻阅报纸,他看到报纸上中国人民大学商务课程自考正在招生,在退伍后便背着行囊坐火车到了北京,去人民大学报名学习。
人民大学离中关村不过1.5公里,2003年的中关村,正是一片互联网热潮。当时媒体把张朝阳、丁磊、李彦宏等年轻互联网企业家形容为“中关村知识英雄”。尤其是2003年网易CEO丁磊重登中国首富宝座,更是让所有热血年轻人心向往之,爱看新闻对商业感兴趣的黄小平自然也不例外。
在人民大学,黄经常去蹭讲座听,特别是他感兴趣的互联网领域,当时张朝阳、李开复、李彦宏开始在学校宣讲“互联网改变世界”等主题。
“感觉被点燃”的黄小平开始疯狂的自学,没有电脑的他在网吧里刷夜学习编程,混迹Donews、TechWeb等网站,看Keso、白鸦、刘韧等互联网大V写的商业评论,他自己也在上面用“XP小平”发表文章,和大家交流互联网商业观点。经过半年的积累,黄小平已经可以自己开发网站,并掌握了线上营销、SEO、SEM等商业推广方式,他决定开始创业。
2005年年初,黄小平决定做一个分类信息网站(类似于58同城、赶集网)“家门口”,虽然网站做得有声有色,但是由于缺乏商业经验导致入不敷出,网站缺乏资金运行不到半年就关闭了。
第一次创业虽然失败了,但让黄小平对互联网商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经历,也让他结识了同样在做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在与姚劲波深谈到半夜后,黄小平加入了当时只有十几人的58同城,成了产品经理。
在此后的工作中,黄小平的踏实和极强学习能力,让姚劲波非常欣赏,黄小平逐渐成长为姚劲波的左膀右臂。
2006年,在一个饭局中,姚劲波得知黄小平妻子Lisa在当时中国最大的猎头公司之一“泰来”做猎头,恰好姚劲波当时也有做猎头互联网的想法,最终由姚劲波出资一百万,并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域名lietou.com,成立猎头网(猎聘网的前身),黄小平和他夫人Lisa任猎头网(现在的猎聘网)联合创始人,黄小平兼任猎头网的COO。
然而,最终黄小平觉得猎头网的打法太过于“天派”,离真实的猎头产业太远,喜欢脚踏实地的他决定离开猎头网,去做一家真正能深度改造猎头产业生态的公司。
猎头革命,产业互联网化
2008年4月份,离开猎头网之后,黄小平没有直接做一家互联网猎头公司,而是和妻子Lisa,以及友人用两年时间经营“锐仕方达”猎头工作室,去一单单的跑业务,服务客户赚取猎头费,在这过程中,黄小平深入理解了传统猎头产业运营机制。
据中国人社部主管的《中国组织人士报》,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1万家,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45.1万人,市场上95%是营收几十万、几百万的猎头“小作坊”,比较大的机构也就数千万营收。传统猎头产业存在的问题是——公司都做不大,整体效率低下。
“锐仕方达”刚开始也是这样的小公司,而黄小平有更大的想法。
2010年7月份,黄小平借款40万,将“锐仕方达”另外40%股份收购,与妻子Lisa实现对锐仕方达100%控股。作为一个流淌着互联网血液的创业者,黄小平希望用互联网去解决传统猎头产业公司做不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猎头产业改造计划”:
1、凝聚团队:CPM合伙人制度,突破传统猎头公司长不大的桎梏
黄小平发现,猎头行业做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于猎头行业认的是人而不是具体公司,猎头顾问拥有客户和公司资源后容易另起山头,这致使猎头公司都长不大。
为了不让优秀猎头人才流失,必须建立一个团队凝聚机制,为此,黄小平又创造了一套CPM合伙人制度,这套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公司和个人的利益。这套CPM合伙人制度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利益是如何分配的”而在这背后的逻辑则是“多劳多得,鼓励裂变”,具体表现为:
首先,五五出资,四(个人)六(公司)分股,薪资和奖金以及和营收净利润挂钩,根据业绩增长,分股模式个人可升至七,公司可降为三,激励合伙人不断创造更大价值;
其次、想成为CPM合伙人,前提条件是在锐仕方达总公司工作一年以上,业绩年回款达到80-100万元,并且得到公司股东们一致认可。这让能力最强,价值观最好的新锐猎头人才可能成为合伙人。
黄小平对“锐仕方达”的合伙人制度设计,和任正非提倡华为文化中“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猎头人才的流失在于公司利益分配机制跟不上人才的成长,而“CPM合伙人制度”实现个人和公司的共同利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