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iOS版本更新,发布了“微信实验室”,实验室里包含了“搜一搜”和“看一看”两个功能。
这几年来,微信每一次更新总能引起外界的集体狂欢。这次更新,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搜一搜”和“看一看”,说微信要干掉百度和头条。
但有一件事,不知你想过没有:
1)搜一搜、看一看的功能,早就是微信搜索框里的已有功能,这次并没有增加什么新能力;
2)这两个功能被放在实验室里面,需要用户自己打开才能看到。
既然是重仓搜索,为什么不是大张旗鼓直接推出这两个功能,要扭扭捏捏地干什么?
所以重点根本不在搜和看,而在实验室。
一、为什么要实验?因为目前搜索的体验根本没有达到微信的产品要求。
众所周知,微信团队的对产品的要求高,但很多时候是听说,也许感受不深,我说说些亲身体验。
1)
微信里曾经有一个功能,叫实时对讲。
做这个功能之初,我们有个设计,就是一旦进入对讲状态时,手机界面顶部的状态栏从一行变成两行(红框部分),所有的页面元素往下沉20个像素。不了解技术的朋友可能不明白,但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个功能是我负责的,为了做这个功能,我必须把微信每一个页面的代码修改一遍。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更崩溃的不是这个。当我花费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修改完成了这个个性,设计方案又变了——小龙说不需要这样做了,做一个悬浮按钮来显示对讲状态吧(跟现在微信视频聊天那个悬浮窗一样)。
在绝望之余,我心里想,说不定哪天又要变回来,代码先留着吧。所以我把代码注释掉,没有删除(在微信复杂的代码包里面,通常是不能这么干的)。
一直到这个新版本的微信发布前几天,果然方案变回去了。我的先见之明让我逃过一劫,如果让我重来一次,大概不如把我杀了吧。
这是在讲多变。
2)
我前些天在家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微信4.5版本的设计稿,这是13年2月发布的版本。你可以对照一下现在微信的聊天发图片功能,基本跟这个设计稿是一样的。
4年多,对于微信这样体量的产品来说,一个功能可以一成不变,真的难以想象。这只能说明当初的设计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
而这样的一成不变又还很好用的功能,在微信里面有很多。
这是在讲不变。
3)
现在很多人在讲小步快跑,迭代试错。但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应该像微软一样把错漏百出的版本给用户用,然后再不断打补丁。甚至有些公司,经常发布一些没有经过大脑的版本,然后反复折腾,折腾反复。
这就是——恶心用户,成全自己——的焦虑感。
而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
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肯定会知道: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开发速度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他们只会认为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整天在瞎改。
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了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掉了。
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都是深思熟虑、高度试错过的,一经发布就几乎不用修改。
比如朋友圈,微信团队默默地倾团队之力开发了半年,做了40多个版本才终于确定发布。而在朋友圈发布之后,它基本就没怎么修改过了。
这是不变的底气。
……
变与不变,恰恰就是“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或者叫死嗑我们,愉悦你们。
PS. 所以有些创业团队找我讲课,想让我讲讲微信团队的工作方法,我就跟他们说,微信的做法是学不来的——如果像微信团队一样去折腾开发人员,大概产品经理活不到版本发布……
二、微信是否准备好“对抗”百度?我认为完全没有。
微信做搜索的优势无非是:
1)微信自有内容,也就是微信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消息、公众号文章,这些都是封闭在微信系统内的信息,除了搜狗这样的合作方能搜索到公众号文章外,其他公司是完全没法触及的;
2)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用户活跃时长,使得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里面,而聊天记录等的搜索功能已经给用户做了初期的用户教育。如果微信能提供一个相当于甚至优于百度搜索的搜索结果,肯定能够大量抢占百度的搜索份额。
但这两个优劣完全弥补不了它的劣势:
1、在微信外的全网数据方面,微信没有基础,借助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是能做的,但跟百度相比较,数据量少,信息检索的算法也没法比,赶上还需要时间。
我这两天找了微信搜索的产品经理,还有在百度、搜狗等几个搜索平台工作过的几位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大都持这个观点;
2、移动端搜索的各个产品目前还沿袭着PC搜索的体验,主要靠打字搜索。而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虽然有几家做了尝试,但搜索的体验和效果都不够好,所以这里需要产品创新,针对移动端的创新。
我想,微信团队如果要重仓移动搜索,那就必须在前无古人的路上,找到一种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也还是需要时间。
什么叫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我拿微信支付作为例子来说说。
微信支付13年发布时,大部分的设计是参考支付宝的,但有一个功能却让所有人惊艳,那就是6位数的密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