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六度人和(EC)创始人张星亮: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是有边界的(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19

做产品不一定是很理性的,很多时候是你对用户的了解,然后有一个产品感觉,再用理性的方法求证的过程。所以我还是强调ToC的产品,通过论坛或者通过问题反馈就能获知用户。但是ToB的产品,真的要跟用户打成一片,要

  做产品不一定是很理性的,很多时候是你对用户的了解,然后有一个产品感觉,再用理性的方法求证的过程。所以我还是强调ToC的产品,通过论坛或者通过问题反馈就能获知用户。但是ToB的产品,真的要跟用户打成一片,要去看他的使用场景,跟客户之间是朋友一样的关系。因为用户不是海量的,需求也不是主动反馈的,所以产品经理自己的主动性要更强一些,公司需求的体系化能力要更强一些。

  产品推动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韦物主义:现在很多产品的需求都是自上而下的。

  张星亮:我不太赞成自上而下的产品推动,很多创始人都有产品经理的瘾,但这不一定是对的。

  自上而下的场合是什么样呢?一是我看到一个趋势,一个好的应用,因为我需要,所以我就认为是客户需要,这是本位思想。二是根据我原来对企业的理解,我认为这个是客户需要的,所以就自上往下推了这个产品,这是经验主义。

  自下而上是不一样,是很多产品经理对接的客户都冒出了这个需求了,大家就会一起讨论这个需求是不是合适?要不要去做?因为人数越多,获取的资讯也越多,判断可能就越正确。个人的判断,光凭经验,没有足够的信息,往往是错误的。

  韦物主义:但从决策上说,产品的拍板是怎么样的?

  张星亮:我觉得产品不存在拍板这一个说法。如果用户场景是一致的,我能够理解这个用户,那么我能够理解这个需求,就算有争执,只要大家对用户的理解一致的,意见就很快能达成一致的,如果大家没有达成一致,一定有人对用户或者场景的理解不一样,应该继续讨论,所以,很多产品需求最终都是求共识,好产品是用户导向的,如果大家都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是能达成共识的,不存在太强的拍板的需求。

  韦物主义:您觉得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必要的因素,才能达到真的为用户思考?其实很多创始人说为用户思考,但是却是自上而下,从自己出发。

  张星亮:第一,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要有空杯心态。大家做企业久了,对管理都有一些心得,可能你在问他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套在客户身上,这样就会引导了他的需求,客户讲的时候不一定是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是顺着你的想法在走。

  第二,客户反馈的东西不要全单照收,而是需要去思考,他提这个需求原始的思考是什么。乔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放在他面前。”所以客户提出的需求不一定都是他想要的,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已。

  韦物主义:你有没有觉得,现在很多做产品的互联网人,把乔布斯那句话给曲解了。用户不知道他们要什么,他们理解成了:他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所以我知道他们要什么。但是您的角度是说,他不知道他要什么,是因为他没表述好,是这个意思吗?

  张星亮:我觉得是客户可能没有完全表述出来,但是他的需求是存在的。我们需要的是让他表述的更原始一点,这考验产品经理的抽象能力和提炼能力,然后再推出原型,再去跟他交流,而不是要去引导。

  在当下,SaaS最重要的是提升效率

  而非流程管控

  韦物主义:您觉得做ToB是销售导向为最高级,还是产品导向为最高级比较容易成功呢?阿里销售驱动的作用更大,您在做ToB方面也算是一股清流,一直在用产品说话。

  张星亮:我自己觉得两者都重要。六度人和(EC)发展到今天,销售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以前ToB的产品获得成功更靠营销,因为本身领域是营销型的产品。但是今天SaaS是深入到企业内部的产品,产品不好,就算营销做的再好,最终客户如果用不起来,还是不行,SaaS的关键指标是LTV(客户的终身价值),所以根基还是在产品。

  韦物主义:客户去选一个SaaS或CRM产品,他们的决策和思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张星亮: SaaS是个即租即用的产品,只要业务部门觉得用的有效果,就可以采购了。所以SaaS进入一个企业,最关键的是能解决这个企业的问题或者带来新的价值。

  韦物主义:以前,在经济红利的时候都说傻子都能赚钱,现在可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赚更多的钱,您认可这个吗?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大家会更多的采用SaaS?

  张星亮:我认为现在中国企业发生了几个变化:

  一是你刚才说的,以前获取商机的成本比较低,企业很容易找到到客户,所以不太在乎后面的精细化运营。二是企业的人发生了变化。90后的员工更多的是靠自驱力去工作,需要对他进行赋能,而不是对他进行管控。三是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对制造业来说,管理效率很重要,所以当时的很多软件是牺牲员工的效率去提高管理效率。但是今天员工很重要,是否能够给他提供提升效率的工具和赋能很重要。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企业管理都发生了变化,那企业软件是不是应该发生变化呢?也许管理软件已经过时了,中国企业需要的是效率软件,或者叫赋能软件。

  韦物主义:赋能型软件怎么理解?你怎么去释放你合作伙伴的员工的效率和势能,能否分享一个事例?

  张星亮:赋能型软件是指用一些效率软件直接提升员工效率,而不是牺牲员工的效率去提高管理效率。以前的CRM软件和销售管理软件,最典型的场景是员工在做销售工作或者出去见客户后,还要回到公司去做客户资料的录入。但是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员工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管理可视化,二是录入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

  EC SCRM有一个理念:就是尽量不要让人去为系统工作,而是让系统为人提供服务。例如:当销售用EC和客户沟通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一个客户,后面有了打电话的记录后,客户的标签就从新纪录变为已联系,然后跟进动作自动记录,还会持续的更新客户资料,自动提醒销售人员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去跟进客户,既提高了销售效率,又为管理提供了事实图表,这才是通过自动化的数据记录和挖掘为销售和管理提供价值。

  做产品,本质上就是要做价值创新

  韦物主义:腾讯是一家以产品驱动的公司,您能分享一下当时在腾讯有学到什么不一样的产品哲学吗?

  张星亮:我觉得第一点是:价值创新,不要做单纯的迁移,把一个产品从PC迁移到WEB,再迁移到手机,迁移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要考虑在新的场景里面有没有创造新的价值。第二点还是产品边界的问题,在产品边界划分比较清楚的时候,才能用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等等互联网方法论,才能不停的挖掘出用户的价值,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