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的风险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的科技走得太快了,科学家想象的力量太快了,就会出现像罕见病这样的群体存在,稍微不太完美的产品是不是应该在生命个体里可以跟大家在一起,是不是要把我们剔除掉,这样黄如方就没有了,霍金也没有了,其实乔布斯也是罕见病患者。
如果这些病人本身在怀孕那一刻人们就知道他们有这些问题,其实这些人全部可以被处理掉,这是我想抛给大家的思考。
郑宇:我们现在环境不光是空气污染、雾霾,这是看得见的东西,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包括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这种污染一旦污染很多年才会净化回来,这些水是直接摄入人体的。
很多的影响,我自己都不知道会多严重,这种环境一旦破坏之后,要很多年才能恢复。我觉得用科技能把这方面修复的话,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如何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在如何不迫害环境的情况下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我觉得这应该是重点研究的。但是现在环境的问题,是我最担忧的问题。
施一:其实传染病的传播过程跟人的行为有很大关系。拿咱们国家为例,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吃活禽的传统,为什么或活禽市场是现在科学研究发展是很好催生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地方,正是因为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一旦我们人们接触活禽市场、活禽的时候很容易被感染新的禽流感病毒。
在西方国家,他们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主要是冰鲜的家禽类。所以相对来说,他们那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会低。
另外还有一点要提一下,我想提埃博拉这个事情。埃博拉疫情在西非 2015年、2016 年为什么那么严重,其实跟当地人文环境,包括他们行为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现在知道埃博拉病毒需要通过直接接触才能传播的,那么在这个西非国家,他们有这么一个分属,当他们有亲人朋友死亡下葬的时候,在下葬之前,需要行吻面礼。
在这之前西非国家对这个传染病认识很肤浅,他们不了解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所以导致当时的疫情非常严重。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更早或者更好知道传染病传播的方式、途径或者环节,能够很好控制传染病的风险。
另外得益于咱们要多研发一些防控手段,疫苗包括药物或者其他一些治疗性抗体,都是很好的防止传染病的手段。所以希望我们将来作为科学家来讲,能够抢占性的多关注一些可能尚未引发大规模疫情的传染病,提早做一些准备。
李俊峰:人文关怀上,我想首先体现两个东西,一个公平与正义,这个东西很难理解,什么叫公平什么叫正义,像刚才黄先生说的上帝也好,大自然也好,造物的时候就有缺憾。缺憾本身就是一种美,就像人的生命一样。
人类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试图想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完美,但是这个做不到,宁可有一点缺憾,我们尽可能做到公平、正义就行,不可能做到完美,不可能做到100%。
人文关怀里,缺憾也是一种美,你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完美,不可能有特别完美的东西,上帝也会犯错误。
DeepTech深科技」招募全球记者、采编。申请加入:hr@mittrchina.com
DeepTech深科技战略合作伙伴,精彩科技内容请关注: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