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媒体:王宝强才不是突破阶层固化的好例证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4-14

媒体:王宝强才不是突破阶层固化的好例证

  什么是阶层固化,各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但大致相若,基本上,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尤其是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如果被阻挡,就会造成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的趋势存在

  阶层固化通常与贫富分化直接相关,因为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越大,贫富分化就会越严重。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的。2016年中国的基尼指数是0.465,在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后有所上升。

  劳动收入所占比例也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持续走低起源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95-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比从51.4%下降到39.7%。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8-2005年,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在15%-21%之间。

  也有一些学者通过数学方式来进行相对直接的衡量阶层固化趋势。

  2012年,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一篇文章,利用全国性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中国父母政治资本的代际传递。结果指出,官员子女的就业起薪比非官员子女的起薪高15.1%,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子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

  北京大学2013年调查发现,劳动力市场对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存在进入机会上的歧视。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认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表现出一定的代际继承性。最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是父亲职业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主的人,工人和农民比例最低。

  有抽样调查发现,75.71%的受访者认为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决定子辈职业地位,只有16.76%的人持反对意见,坚持“奋斗能改变命运”。该调查还发现,73.37%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父辈月收入也低于3000元。

  阶层固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阶层固化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事实上,在全球各国都存在。

  近年来,全球贫富差距愈加严峻。有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62人,已拥有相当于世界最贫困半数人口36亿人的财富总和。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比其余99%还要多。全球贫富差距持续增大。5年内世界人口增加约4亿,而世界较贫穷的一半人口,所拥有的资产反而减少了一万亿美元,下跌41%。而排名前62位富翁资产却还增加逾五千亿美元。

  在美国,最富有20%人群所拥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84%,接下来20%的财富占11%,中间20%人群拥有的财富占所有财富的4%,接下来20%占0.2%,最穷20%人群的财富占0.1%。

  2012年,奥巴马提醒,美国家庭两代人间的财富关联正在加强。这说明“美国梦”在弱化,而“拼爹”趋势在加强。社会中,从底层看,代际贫困同样存在。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成人后贫困的比率更高;从顶层看,精英的主体往往由许多承袭已久的家族构成。美国政府、联邦参众两院、各部部长以及各州州长中,家族关系非常常见。

  英国也存在类似问题。尤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乏力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僵化的迹象,社会成员垂直流动的难度增大。2013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项关于过去800年英国姓氏分布的研究显示,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十分缓慢,精英阶层的“平民化”比之前经济学家所预期的至少慢了400年。萨顿信托基金会警告,英国的社会流动水平已达至历史最低点,甚至低于19世纪50年代。该调查还发现,英国是在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中社会流动水平最低的国家。

  阶层固化给各国带来的问题

  但这并不说明阶层固化的出现就是自然和可接受的的事。

  以前苏联为例。进行所谓“休克疗法”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结构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中间阶层迅速分化,很多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等坠入社会底层,成为边缘人群。圣彼得堡市在经济萎缩和停滞下,社会结构从橄榄型走向金字塔化,流动模式正好相反,向下流动占43%,向上流动只有22%。而“权贵阶层”中积极钻营的,成为新制度下的上层阶层。

  在这种形势下,社会结构难以维持,群体事件屡屡发生,社会秩序很快瓦解,最终结果是政权与国家解体。

  在基尼系数相当高,而且国内“拼爹”情况较为严重的秘鲁、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民粹主义横行,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秩序不稳定,至今仍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淖之中。

  即使是英国和美国,也非常明显的尝到了苦头。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和美国特朗普总统胜选是其两国主流和精英都既不愿意也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其中深刻缘由,就是社会中贫富差距加大,阶层撕裂严重,过往作为代议制民主基础的“精英主义”受到了极大质疑。

  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强度并不必然带来同步的社会发展高度。经济发展带来贫富分化,也带来阶层固化,两者又会相互强化,严重侵蚀社会公平。当社会阶层结构变得凝固,流动性干涸,等同于完全市场的基础遭到破坏,社会结构反而遭到破坏,致使经济和社会都无法协调和均衡,最终导致内部破裂。

  阶层固化的危害需要警惕

  在中国,有研究表明,相较于改革之初,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开放程度肯定是大幅提高的。社会总流动率有了大幅提升,社会继承率大幅下降。其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农民阶层向工人阶层的转化,农民阶层的继承率越来越低。

  这充分说明,改革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首先就建立在调动了全体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基础上。市场个体动力加强,市场流动加速,市场活力增加,经济得以繁荣。

  但近期的研究表明,社会流动中上升的流动增长缓慢,与此同时,下降的流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下降流动出现了中层“下流化”和下层边缘化趋势。

  这种趋势带来庞大的底层群体和中间阶层的空心化,长此以往会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无论对社会关系的伤害,或者对社会经济稳定性的破坏,都是无疑的。

  尤其是社会上一些地方,人为的固化阶层现象让人忧心。有些“公开选拔”中,胜出的总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商的子女,也就难怪群众要嗟叹“阶层固化”。在较多为人所诟病的“官二代”中,出现了许多“子承父业”而且“火箭提拔”的案例。在网络和媒体曝光下,安徽22岁团县委书记,湖南85后副县长和90后副局长等都被发现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有些“穷二代”的正常权益却都得不到保障。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底层人群的社会保障状况仍不容乐观,因病致贫、因老致贫仍然困扰着他们,在社会中,底层人群在劳资纠纷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也令人堪忧。由于缺乏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还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形成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现象。进一步在生活上和政治上都加速了其边缘化。

  全面审视阶层固化,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社会阶层固化也因多方面原因引起。家庭出身和个体能力都是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个体能力受家庭出身的影响也较大。

  家庭中父亲母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就越好。父母累积了相当量的财富,就会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并将这些财富和平台传承给子女,为他们创造更高的“起步”。

  这些对于社会而言,都是进步的表现,没有个人辛辛苦苦的积累财富,并保证其财产的安全性,经济就不能繁荣。没有个人一代一代的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技能交付给下一代,人类就不能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