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痛苦?你可能干了假工作(2)
2017-05-18 编辑:
项目执行中,也很容易发生一开始激情四射,后半程精疲力尽的”支付贬值”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可以把其中的攻关难题(支付代价更高,容易形成“沉没成本”)平均分配在项目执行过程的前、中、后期,更有效地保持“沉没成本”不贬值。
如果“沉没成本”发生了“支付贬值”,你还更有另外一种方式,去唤醒自己“沉没成本”的意识。
“再坚持一圈,你就可以跑完全程了。”
“再坚持一个月,就开始燃烧脂肪了,会瘦到令你尖叫。”
“离高考还有22天。”
有人设计过一个类似“30天打卡任务”的实验,发现在任务前期,提醒参与者“你已经打卡了XX天”比提醒“你还需要打卡XX天”更能激励参与者行动;而在任务后期则相反,提醒“你只需要打卡XX天”,更能帮助参与者坚持下来。
5、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有人要说了,什么“心理账户”,不就是“阿Q精神”吗?
好吧,讲一个星期天刚刚和我小儿子读过的童话故事吧。
小熊和小猪是好朋友。这一天,森林里赶集,小熊做了烤饼,小猪做了曲奇,想拿到集市上卖。
没想到来早了,一个人都没有。小熊等了一会儿,集市还没有开始,肚子却饿了,摸到身上刚好有一块钱,就买了小猪的一片曲奇。过了一会儿,小猪也饿了,就用这一块钱,买了小熊的一块烤饼。
再过了一会,集市还没有开始,小熊又饿了,翻出那块钱,又买了小猪一片曲奇,然后是小猪买小熊,小猪买小熊……
集市终于开始了,小熊和小猪不但提前把烤饼和曲奇卖光了,还都吃得饱饱,两个小伙伴手拉着手,边走边想:“真是一个幸福的早上啊。”
这是我听过的最幸福的童话故事,没有之一。谁要是忍不住想解析小熊和小猪的行为,千万别告诉我。
很多人学习经济学、心理学知识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更理性、更明智。实际上,像“心理账户”、“沉没成本”这一类看似不理性的心态,却是人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所以别去轻易挑战人的天性。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知识呢?我想起李嘉诚办公室挂的一幅左宗棠的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知道一个道理,这就给你一个“择高处立”的机会;但你思量再三,决定只做自己能力所及之事,这叫“寻平处住”;最后,良好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让你有能力去考虑全局,这就是“向宽处行”。
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首发,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近期热文
体验贴:转行真的要“穷三年”吗?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为啥身边总有“创业者”这种不正常人类?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