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痛苦?你可能干了假工作
2017-05-18 编辑:
1、可以评估工作的幸福感吗?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开心啦!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开心啦!
我们可以用成就、金钱、职位来评价自己的工作,这些很直观,但这些指标都不如“幸福感”来的更重要。
在公众号的门派中,“幸福”是情感号、鸡汤号的专属领域,我一向躲着它,以免有人说“你一打鸡血的瞎灌什么鸡汤”。直到前几天,我在看一本行为经济学的书时,忽然意识到“心理账户”这个概念,讲的正好是“人是如何评估幸福感”的。
虽然大部分人不记账,但实际上,不管是买一样东西,还是一次旅行,都会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上一笔,这个小本本,就叫“心理帐户”。“心理账户”的记账方法,和会计账户不一样,既不是收付实现制,也不是权责发生制,而是“老子高兴爱谁谁”制,后面会说到。
这个“心理帐户”到了工作中,“支出”代表你的各种努力,“收入”代表物质上、精神上的各种回报,“幸福感”就是“收入”与“支出”的差,差越大,你就越幸福,如果是负数,那你就很痛苦。
啊,我终于可以进入这个领域了,还身负光大“科学鸡汤”的使命,这对于“传统鸡汤业”将是多么大的打击。
让我们用“科学鸡汤”……哦,No,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看看工作中的痛苦感,到底从何而来。
2、因为“收入隔离”,感觉自己干了假工作
网上有一个调查,问“吃什么最开心”?得票最多的是自助餐。
一般的餐饮,每道菜都有价格,在心理账户上就对应一笔支出。而自助餐是一笔支出,对应多笔的收入——你想吃多少吃多少。据说最高境界是“扶墙进,扶墙出”,现在有了更高境界:我墙都不扶,就扶(服)下面的这个理论——
这种心理有个专门的词,叫“支付隔离”,包括流量包月、美发美容卡、旅游产品、信用卡,都把支付和消费环节分开,让我们买买买地毫无心理负担。
行为经济学的很多实验都可以发现:多次支出合并成一次,会减少你掏钱包的痛苦;各种收入分开享受,中间有一定间隔,会增加你的总快乐。
所以职场上有种说法:好消息要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地告诉领导,来延长好消息带来的效用;坏消息要攒足一打,一起汇报,可以尽量减少对领导的刺激。
下面说到正题了:工作为什么这么痛苦?
(插图作者为爱沙尼亚平面艺术家Eiko Ojala,下同)
按理说,劳资双方都是平等交易,收(工资)支(工作)应该是平衡的,但在“工作心理账户”上却不这么看。
因为我们干了活,不能马上收到钱,在“工作的心理账户”上,这叫“收入隔离”,靠,跟“支出隔离”效果刚好相反,感觉自己干了假工作。
更惨绝人寰的是,我们要干三十天的活,才有一天能拿工资,这叫坏消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地来,好消息一个月攒足一打,一起来报到。
如此不通人性,怎么能不痛苦?怎么能有幸福感?
找到原因就好办了,提升职场幸福感的办法,就是利用“人的不理性行为”(俗称“科学鸡汤”),改造工作流程,优化我们“支出”——也就是让每天工作的辛苦,感受不那么糟糕。
3、钱跟钱是不一样的,支出与支出也是不一样的
你在星级酒店里喝了一瓶矿泉水,回头一看,靠,还有标价,不是免费的,要10元,好心痛,赶紧满大街便利店找到了一瓶一模一样的矿泉水,放回房间。
瞬间好开心哦,感觉赚了8块钱,比2元钱直接买矿泉水还要开心,是自己傻么?
事实上,在心理账户上,支出和支出是不一样的,在酒店里买水是“一性次大额享受支出”的一部分,超市里买水是“日常低值易耗支出”,属于不同“心理会计科目”。
小王买100平米的二手房,价格从3万砍到29800,开心了一天;交房时,看到上家要搬走一台二手冰箱,死乞白赖地谈了半个小时,终于拿下,同样开心了一天。节省2万块的房款和白得80块的二手冰箱,获得的幸福感差不多。
心理账户是这样记账的,钱和钱是不一样的,同样支出100元 ,如果它是大额支出中的一部分,我们就看得比较轻;如果它是一笔完整的支出,我们就会更在意。
努力和努力也是不一样的。在工作的心理账户上,同样程度的努力,在“目的性弱、重复性的”日常工作中,带来的痛苦更大;在“目的性强、集中努力的”临时性项目中,带来的痛苦更小。
比如,你喜欢睡懒觉,每一天早上按时上班对于你而是都是痛苦的。今天,你要到客户那里参加一个商务活动,时间不变,但因为这一天有大量艰苦的工作(有明显时间节点的项目性工作),按时起床只是其中之一,所以痛苦就小很多。
但问题是,项目是公司安排的,如果我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日常性工作,怎么减少这种痛苦呢?
这就是首富教我们的办法了:“定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
其实大部分日常工作都可以“项目化”。比如说“做报表”,为什么不能变成“表哥表妹技能进阶计划”呢?每一个阶段就是一个项目,有自己要达到的技能目标:第一阶段:Excel技能进阶,第二阶段:统计分析技能进阶,第三阶段:大数据分析技能进阶……达到目标就给自己奖励。这样,无聊的报表工作就成了大项目的一部分,它的痛苦感会大大减少。
把日常工作变成项目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利用“沉没成本”这一人性的弱点。
4、“人的天性”只有“人的天性”可以对付
下面又要讲“沉没成本”了,这。是我第三次讲这个概念了(上一次是《人人都会犯的三大错误,就是你成功的机会》),但今天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以前都是把“沉没成本”当成不理性行动的反面教材,让大家“忘记”沉没成本,但今天,我讲的是心理学上的幸福,讲究的是“顺势而为”,从这个角度讲,“沉没成本”其实是我们用“痛苦感”战胜更可怕的“麻木感”,争取最后的“幸福感”的一种方法。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这个概念。
美发要办会员年卡,健身也要办年卡,这两种年卡一样吗?
不一样。前者纯粹是营销手段;后者是知道你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要先把钱收了,这样,你就在心理账户上产生了一个“健身收支”的子账户,支出是一次性的,收入是每去一次就有一笔,只有去了,才能把这个账户给赚回来,所以健身年卡是一种“沉没成本”。
培训也是如此,一次性收费、绝不退钱,才能保证你咬牙上完课程,那些免费MOOC线上课程的结业率都是个位数。
我们常说,对付拖延症的办法只有一个:无论如何想办法让自己先开始动起来。为什么呢?只要动起来了,就付出了“沉没成本”,这个成本会激励自己继续下去,直到结束。
你看,“沉没成本”不完全是坏事,在健身、学习、工作这些需要毅力的事上,人的天性是懒惰的、逃避的,聪明和理性都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得靠“自我欺骗”。
但是、可是和然而,现在聪明人多了,都知道“沉没成本”了,都学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了,于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张用几次就睡大觉的会员卡了。
这就是一个与“沉没成本”对立的现象,叫“支付贬值”,是指在你的心理账户上,每一笔支付都会“贬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无关紧要。
于是有一些健身俱乐部把每年一次的付费,变成了半年一次、每年两次,因为他们发现,每次缴费后第一个月的出席率最高,之后渐渐降低。缩短付费周期,有助于唤醒那些发生了“支付贬值”的沉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