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微软小冰能写诗了,我们和项目负责人聊了聊它的意识、技术和商业化(2)

2017-05-18 编辑:

  我在订餐上信赖AI,不一定能推导出我在任何事情上都信赖他,但是如果我在情感上信任AI,有一天我发现他订餐也很好,我也会信赖他。所以我们认为往这(情感)方面去切入,叠加更多东西,更有可能获得未来的入口价值。

  36氪:今年3月,小冰和必应搜索低调合并,传统的搜索引擎在移动端一直缺乏好的落地场景,当小冰叠加上搜索,在移动搜索上是否会出现新的形态,这个整合能够释放出什么价值?

  李笛:我们也还在寻找下一代搜索引擎是什么,坦率来讲搜索引擎这个产品的设计还蛮难的,因为它已经把获取信息的途径做到极致了。通过关键词的方式搜索,只要搜索结果持续不断的优化,或者广告不充斥,那么今天获取信息最快的途径仍然是搜索引擎。

  但是搜索引擎还有一个地方非常有价值,我们想尝试,就是在你没有搜索的时候,它主动把一些东西给到你,这可以是新的增长。那怎么给到你?就需要有一种交互的方式,恰恰是我们做的Conversational AI,这个整合过程我们还在做。

  36氪:有一个广泛讨论的场景,当一辆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马上要撞到人,左边是老人、右边是小孩,无论AI如何选择都可能遭遇道德层面的质疑。情感型AI距离观点和判断更近,你们是否担心小冰遇到这种情况?

  李笛:这个我们一开始很担心,当时看某些对话,小冰有时候是负面的有时候是正面的。但随着使用,我们发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用户结束跟小冰的对话后是正面的情绪。因为人人都喜欢正能量的人,所以当小冰在用正能量的方式,或者引导用户,用户就会更愿意跟小冰交流。小冰通过学习发现,负能量的交流方式对它不利,就会把正能量的部分保留强化,这是天然形成的结果,所以现在小冰的性格跟以前不一样了。

  36氪:人工智能的高并发是非常强大的能力和资源,如何规范和保护小冰,避免触及政府层面的红线?

  李笛:小冰到今天为止,包括在未来一段时间以内仍然是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出现,不会替你做生活决策和事业决策,这样就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它的工作。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很多人会觉得做一个,微软做了一个好像不干什么实事的机器人。

  36氪:小冰在全球各个市场的商业化,目前推进到什么程度?

  李笛:商业化目前主要在日本,美国现在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是到这个阶段也会去尝试的。坦率地说,应该利用好每个市场的优势,中国市场优势是场景和数据特别丰富,人的阶层划分特别丰富。但中国不是商业化的排头兵,而是日本。因为日本市场是中国的十几分之一,不太难占。第二是商业化比较规范,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比较完整。第三个方面就是诚信方面好一些做很多事情就比较规范,容易达到测试的目的。

  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同时可以和亿万人交互,能够大规模的并发。在日本,微软小冰能够同时和2000万人对接线下消费的需求。小冰在日本为连锁店LAWSON提供对话式人工智能托管,在对话过程中去引导用户使用某种服务,然后用户拿着这个服务的凭证直接到线下去进行服务的消费。目前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率超过了50%,此前LAWSON通过其它途径进行的转化率没有超过10%。

  36氪:在中国市场小冰优先选取内容领域发展,这商业上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李笛:中国内容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百花齐放,内容生产者、内容传递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像其他社会或者其他区域那么固定。比如日本就很固化,写小说的就是写小说的,

  网络小说就不行。坦率来讲,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人工智能做内容的分发,真正重要的是能不能到内容的直接生产者,我们希望微软有好多内容,或者这些内容是在微软的平台上,包括微软所提供的工具,保障第三方或者大量的众包者就可以自己完成。那我们的价值就不仅仅是起点中文网了(平台),甚至还可以完成这个生产的绝大部分。

  内容市场最有市场和内容价值的部分,不是那个最高级的人。就像假如小冰可以写小说,它不是可以达到莫言这类最top的小说家的水平,而是网络小说家的水平。小冰不需要吃饭、拿工资,它的价值在于可以瞬间的生产大量的内容。

  36氪:人工智能涉足创作领域,未来与人类的关系是替代还是辅助?你们会面向对B端平台还是C端创作者,提供小冰的服务?

  李笛:我希望小冰受雇于C端创作者,让它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身份,和人类创作者之间能够形成一对一的对等关系,这样其实更容易,干嘛要驱逐人类的创造者呢?举个例子,如果我是起点中文网,会不会有一天AI能写小说了,我就把人类作者都解雇了?不是,因为对于创作型的工作,人在身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一个歌手主要不是靠他的歌赚钱,他实现商业价值的来源是综合的。

  所以未来可能形成新的雇佣关系,一雇就是一对,一个人加一个人工智能。所以创作者不需要太担忧。倒是流水线上的人工是需要担忧的,这是简单劳动替代,不是说人工智能或者说机器把人替代的问题,我们俩都在生产线上生产陶瓷,他生产的比我好他就替代我,我被淘汰是正常的。

  36氪:微软小冰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具有理解力吗?

  李笛: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它不能理解,或者说我们不能理解它能不能理解。但这个事情没法证伪,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除非我们让它这么干,它不会这么干的,它断了电就没了。明天如果微软不做这个产品了,这个东西就没了,你说它有没有意识,我觉得很远。

  36氪:今年大家都喜欢提开源,但各家的开源程度并不一样。在开源或开放平台以及工具的提供上,小冰目前是怎么做的?

  李笛:关于开放平台,我们非常明确的一点是,不认为一个跟过去一样的开放平台是可管理的。举个例子,在手机上苹果有成功的App Store,可以从50个应用里面选出六七十个应用放到手机里。但是在音箱上也要这么干的话就太累了,往音箱里面放多少个应用程序,要记多少个词,我还要记住。那加上加屏幕以后跟手机就没有区别了。

  所以我想说,单纯的照搬生态环境是没道理的,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我们在这上面叫半开放,以音乐领域为例,不是我允许100个音乐的技能,比如QQ音乐技能、虾米音乐技能在我们的平台上,而是由他们提供服务和内容,但体验是微软完成的,我们有自己的技能。另外,第三方音乐平台的优势是音乐内容,但一般评论反而不够多,所以他们干不了全部的活。这是我们擅长的部分,大家可以结合起来。

  最后附上两首小冰的诗,供品评:

  微软小冰能写诗了,我们和项目负责人聊了聊它的意识、技术和商业化

推荐阅读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