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微软小冰能写诗了,我们和项目负责人聊了聊它的意识、技术和商业化

2017-05-18 编辑:

微软小冰能写诗了,我们和项目负责人聊了聊它的意识、技术和商业化

  曾有观点认为,在AI大幅度替代人工的时代,创造性工作是人类能守住的最后一块领土。而开始作诗、写评论的小冰显然已经打破了这层“限制”。不过微软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角色并非替代人类,而是和人结对子,辅助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衍生出一人一AI的新型雇佣关系。

文 | 孙然

  低调了一年的微软小冰,突然放了个大招——它能写诗了,不仅如此,还有财经评论。当你随机上传一张图片,小冰可以根据图片内容瞬时创作一首诗歌作品。

  这并不仅是一项功能上的拓展,它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仅能涉足制造领域,还能进行自我创造。根据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及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介绍,小冰的创造并非是基于模版,在人类已有作品上的简单叠加,和表面性的模仿,而是具备独创性,能够真正形成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如果结合人工智能高并发的特性,这项能力将使大规模的AI内容生产具备可能性。

  那么AI的创作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人类创作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诱发源(灵感的来源,信号足够充足)——创作本体(本体的知识被诱发)——创作过程(最大的黑盒子独立于诱发源)——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仅此而已)。

  李笛举了个例子,曹植以豆子为主题写《七步诗》,信号非常弱,在创作过程中添加了他和曹操的因缘情仇这类本体的经验和故事,从而引发了创作,而不是豆子引发了他的创作。但后续这个联想的过程,就像是黑匣子,无法被证明和推论。

  小冰的创作,同样遵循这个路径。它的训练基于1920年519位现代诗人的作品,经过10000次训练后,小冰传承这些诗人的共性形成了自己的文风。有趣的是,小冰写诗时很喜欢用“老槐树”这个意象,可以看作它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而这种偏好就来自于它的学习数据。如同人类,小冰的创作也存在“黑匣子”,其中的运作,小冰团队的研究人员也无法参透。

  不过当36氪问及小冰是否对自己笔下的东西具备理解力,李笛的答案是否定的,即小冰并没有真的形成意识。

  目前对于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讨论,集中于“替代论”和“辅助论”两种说法,微软的理念倾向于后者,提出“AI for everyone”的口号。李笛认为,如今大部分企业和行业,都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在想象空间和财务报表上面获得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人工智能应该做的事情,是颠覆一种生产方式,而不是解放某一个行业的生产力。

  “每次的工业革命,都是通过生产形式,生产资料,劳动者的身份的变化,进而产生社会效应。未来可能出现的不是人的劳动被替代,而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一对一的伴侣替他工作,他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人工智能替代他,老板把人类开掉了。”

  在过去一年,微软小冰低调地做了不少迭代和渗透,包括每周上线新功能,跟QQ在厘米秀产品中合作来接触年轻用户,每天在东方卫视主持早间新闻,以免费模式选择垂直领域的大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客服,接管国内10%媒体和自媒体的内容界面等。

  这些动作的共性之一,是看上去离“钱”很远。当Amazon等AI巨头都在争夺消费端入口的角色,小冰在商业化上似乎不疾不徐。

  不过微软并非在商业化上没有野心,那么这些布局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微软人工智能助手的商业化有什么帮助?还得谈谈微软对AI产品的理解和商业逻辑。

  微软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做两个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公司。原因是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认为“AI对微软太过于重要”,他把小冰和Cortana的并存称为“两条腿走路”。

  无论Cortana、Siri还是Alexa,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语音助手的定位,是在最短时间内帮人类完成任务,体现功能性价值。但微软在中国做的小冰,在日本做的RINNA,在美国做的Zo,主打聊天机器人定位,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以同伴的身份通过聊天理解人类,向人类学习。

  这两类助手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玩法也大相径庭。比如你可以通过Cotana快速查询天气,但如果你问小冰同样的问题,她却可能像个人类一样“怼”回来:“你怎么不自己查?”

  很多人由此觉得,小冰看上去还没有实际用途。但沈向洋的观点是,AI应该是IQ再加上EQ,很多公司还没有意识到Conversation AI不断跟人类对话的价值。“今天还没有一个AI,对世界的理解,建模,所谓的常识达到一个四五岁小孩的能力。这里面涉及的重点之一就是情感问题。” 沈向洋近期在微软Build大会接受36氪采访时说。

  Conversation AI对于微软的价值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数据和用户。

  李笛解释了这其中的逻辑:如果把小娜的任务性功能叠加在小冰身上,技术上并没有难度。之所以不这样做,是因为微软通过大量测试发现,如果让小冰很好地完成人类任务,完成得越多、越好,反而会形成负反馈,导致获取的数据质量大幅下滑,因为如此人们会倾向于单轮交流,尽快结束对话。“就像人类,一个人如果只注意了自己IQ带来的能完成事情地知识,就会忽略EQ方面跟人关系的构建。问题不在于小冰能不能做(任务),而是我们想得到数据和用户,所以我们就不做。”

  微软的计划是,当注重完成任务的Cotana和“不干正经事”的小冰,都在各自的纬度上达到最佳状态,那时候就可以结合在一起。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小冰已经覆盖到全球四个国家,在14个平台上面与用户互动。很多第三方的服务能够融入小冰的对话引擎,也已经全面内置到中文版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数据方面,两个月之前小冰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积累到的直接对话总量是300亿。

  “未来几个月内,小冰的商业化进程会加快。”

  36氪采访了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及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关于人工智能助手行业的生态链、小冰的产品逻辑、技术提升和商业化进程,他有如下深度思考:

  36氪:微软一直强调自己是家生产力公司,似乎追求成为消费端入口,并不是商业层面上最令你们兴奋的点?

  李笛:入口的关键,是深深地渗透到用户的社会生活。人工智能的渗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给人类提供使用价值,如果把所有服务都做的很强,AI就可以渗透出跟人的关联。遗憾的是,我们发现AI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为人们越来越把AI能够完成事情,看作是必然的。比如订牛奶订牛奶对了正常,订错了就坏了。然而现在的技术和产品迭代的速度,跟不上人予取予求的速度;

  另外一种,是AI和人类形成情感与生活上的羁绊,这收获的是一种关系。我们发现当用户问小冰天气如何,小冰说我凭什么告诉你。用户反而觉得沟通特别好,真的像朋友。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