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思聪唱衰的共享充电宝,真不是一门好生意吗?(2)
2017-05-09 编辑:
既然是刚需,那么共享充电宝行业摆在大家唯一的问题就是:租充电宝到底是一种高频行为,还是只是偶然性的需求。我们可能需要留待一段时间进行观察,但在这之前,有两家企业已经对外公布了运营数据,这或许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街电此前对外宣传,目前街电已铺设近4万台柜机,市场上有20多万的电源数,用户数已超300多万。使用场景主要在连锁餐饮、KTV、酒吧、洗浴、重点商圈、商场、医院、星级酒店,在一些人流量高的咖啡厅和酒吧等地,充电宝的日均使用次数最高能够达到30次。来电科技则表示,其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对具体个人而言,出门在外租充电宝也许并不是高频行为,但考虑到共享充电宝大多投放在人流量极大的场所,对大众来说,手机恰好没电租个充电宝这可能又是一种高频行为了。
3、共享充电宝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电池技术的发展,快充和无线充电都会对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想象一下,你出门前发现只有20%的电量了,如果你能花5分钟充到80%,你会在家充完再走还是出去碰运气?
确实电池充电技术在飞速发展,快充和无线充电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厂商重点突破的方向,很多手机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国外研究机构甚至通过石墨烯开发出20秒高速充电的手机锂电阴极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也将会成为主流,但真正想要从实验室到量产这可能至少还需要5~10年的时间,毕竟这不仅只需要来自厂商的努力。
和智能手机碎片化的使用场景一样,手机充电其实也是一个碎片化的应用场景。我们在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的同时,电池电量也随时可能消耗殆尽。不同于商家提供的充电解决方案,充电宝正是满足了我们随时随地、即充即走的需求。
而共享充电宝带来的真正革新其实是可移动化,比起快充、无线充电,共享充电宝可以随身携带,随处归还,这其实才是其能生存下来的根本。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快充技术的普及或许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
但我们要知道,目前智能手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充电宝的需求在短期内并不会受电池技术提升影响。即使我们能在家很快将电充满,但出门在外的时候,无论是快充还是无线充电,其实并不能彻底解决手机续航的问题,我们的手机仍然会遇到没电需充电的情况。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许会很快看到快充技术的普及,但在商家没办法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时,这很可能会反过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一大利好。毕竟用户能够更快的完成对手机的充电,将会就意味着充电宝更快的周转率。
一个总结
共享充电宝可能会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倘若共享充电宝能够有足够铺货量,做到彻底解放电源、随借随还,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像共享单车那般的高频刚需。至于来自商业模式的担忧则大可不必,毕竟共享充电宝本身成本就不高,回款周期非常短,再加上获取大量线下流量后后,通过广告进行商业化也会存在极大想象空间。
当然,在如此短时间内涌入这么多玩家和资本,共享充电宝行业确实存在泡沫,随着对线下商家资源竞争的加剧,后来者再进入的成本显著提升,我们也许会看到「针对商家端补贴」的新一轮“千团大战”,但在这之前,也许我们应该给共享充电宝行业更多的耐心。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