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中国可以说不》和更大的民族主义浪潮 | 畅销书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中国④
2017-04-29 编辑:
一方面回顾这些传奇之书的故事,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我们为什么有了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曾经历过什么,我们得到和失去了什么,我们积累了什么样的财富和共识,我们何以走到今天。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图书市场。
我们挑选了若干本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找到当年相关的作者或者编辑,请他们讲述每本书的故事。
一方面回顾这些传奇之书的故事,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我们为什么有了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曾经历过什么,我们得到和失去了什么,我们积累了什么样的财富和共识,我们何以走到今天。
这是第 4 本。
“如果说回过头来看,它肯定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历史的刻痕。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它肯定是时代催生的”,在《中国可以说不》出版 21 年后,作者之一的宋强对《好奇心日报》说道。
《中国可以说不》是本 1996 年出版的畅销书,副标题为“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书中, 5 位作者(宋强、张小波、乔边、古清生和汤镇宇)发表了对中国国际关系和国内时政的各种看法,主要表现为“批评美国,质疑西方霸权”。当时,这本时政类文集销量“估计有 700 万册”,还被译成了 8 种文字,吸引过全球上百家媒体报道。“这本书可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宋强说。
90 年代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相比 80 年代只是遥远地通过书籍、电影等文化产品接触西方, 90 年代的中国则更多地卷入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和西方尤其是美国有了直接利益冲突。
来自: kongfz
比如: 1989 年以后,中美双方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多次较大规模的谈判。 1991 、 1994 、 1996 年,美国贸易代表多次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知识产权报告中将中国列入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点国家”名单,并进行贸易制裁;
1993 年 7 月 23 日发生了“银河号”事件。当时,美国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制裁。“银河号”货轮被迫在达曼港接受检查。中国、沙特代表和美国顾问在 9 月 4 日签署检查报告,确认“银河号”没有违禁化学品;
1993 年 9 月 24 日,中国“申奥”失败,北京以两票之差败给悉尼。同一时期,中国在艰难地进行入世谈判。当时,这些困难都被看作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挠的结果,国际关系相当现实与残酷等等。
199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东和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房宁、《中国青年报》记者马明洁、《北京青年报》记者杨平四人在位于北三环新闻电影制片厂旁边的红楼吃了一顿饭。饭桌上,王小东提议做一个“中国青年看世界”的问卷调查。该调查最后由《中国青年报》执行,回收点清的问卷达 15 万份。这一调查中,美国被参与问卷的中国人列为最不友好和最无好感的国家。王小东觉得,这代表了当时中国民间的声音。
“《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也讲了,他们写这书受了‘中国青年看世界’这个调查很大影响”,王小东向《好奇心日报》回忆道。后来,王小东和《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宋强、张小波合作推出了畅销书《中国不高兴》,他自己还被外媒称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旗手”。
王小东,来自: chinanews
这时,民营书商张小波敏锐地感觉到 90 年代中国人心理上的这些变化。“他们开始认为维护国家利益应该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关心我们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我们的国民生活。这些都是能从情感上、直觉上感受到的东西”,张小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80 年代,张小波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热爱写诗,是个诗人。出于生计考虑,他后来成为了书商,现在则是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机不可失,张小波邀请了四个好友(宋强、乔边、古清生和汤镇宇)写作《中国可以说不》一书,每人大概 3 万字。当时,宋强在重庆经济广播电台做部门主任;乔边(笔名)在北京园林局工作,平时还用笔名“莫非”写诗;古清生是北漂两年的自由撰稿人;汤镇宇是《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参与过中国加入 WTO 谈判的报道。据张小波回忆,写书过程非常松散,没有分配任务,谁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比如宋强自己选了写美国部分。一个月后,张小波就收齐了手稿。又过了一个多月,《中国可以说不》在夏天正式出版。书名借鉴了日本右翼组织青岚会成员石原慎太郎和索尼董事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新日美关系的对策》。
也许是巧合,《中国可以说不》出版这一年(1996)恰好爆发了“台海危机”。 1995 年 6 月,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访美,这遭到了大陆的谴责。 1996 年 3 月,大陆向台湾周围海面发射导弹。美国方面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了两支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域。中美之间一触即发。所以,这本书当时还被海外很多人误认为是中国政府宣传的产物。
张小波,来自: jswenyi
不过,确实令张小波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书一经出版,迅速引起了媒体关注,开始走上了畅销之路。距离该书发售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他们接受了《亚洲周刊》、《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四大电视台、美国之音和 NHK 等众多媒体的采访,书也在不断地进行加印。而且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也转载了外媒对此书的报道,促进了其销量。“某种意义上它是出口转内销”,宋强说。而且,《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畅销也改变了宋强个人的命运。“我的人生从此以后就进入出版界了”,宋强说。
不过,宋强觉得,《中国可以说不》在西方有着那么大的影响是个“悲哀”。“西方对中国有猎奇的东西,它觉得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一定是政变或者国家内乱,或者是民族主义崛起,这一类东西对他们来说才有新闻消费价值,所以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好事情”,宋强对《好奇心日报》说道。
在国内,《中国可以说不》的畅销使得书中的一些口号成为了时髦用语,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比如“美国谁也领导不了,美国只能领导自己。日本谁也领导不了,有时日本连自己都无法领导。中国谁也不想领导,中国只想领导自己”、“美国的完蛋只是时间上的事情!”、“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美国经济一定会出大问题”、“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世纪”、“世界上的一切和平进步,无一不得惠于中国的功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