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主旋律反腐剧逆袭:让观众看到事实 天塌不下来

2017-04-03 编辑:

  文/林辰

  “局长,网监处希望我们阻止现场拍摄视频和照片,他们那边删不过来。”

  “让他们不要开枪!今晚你们要拆,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吧!”

  “一来就出这种事(群体性事件),你让新来的省委沙书记怎么想?”

  当现实中的暴力强拆、舆论管控和官场之道,突然被搬上了号称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正剧,还是让人觉得可能没睡醒。

  首播当晚全国网收视率2.41、份额7.37%,高出中国VS伊朗世界杯预选赛”收视两倍,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俨然已经取得开门红。

  时势造英雄,冬眠十年的反腐剧能刷屏,既是时代使然,也是因为该剧在政治权力、资本裹挟和大众审美三种力量的角力中,凭借“真实”立足了脚跟。

  汉东省反腐、当地官场里“政法帮”与“秘书帮”的竞争,以及职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是这部剧的三条主线,能在小荧屏上阐述三者任意一个,都是罕见。

  该剧第三集描绘了京州市一家服装厂因“暴力拆迁”引起群体性事件的过程。这其中既有国企改制工人股权纠纷、交易双方产权交接、土地升值变数,也有黑社会假扮警察暴力拆迁、工人维权网络直播、谣言境外传播、是否删帖、如何清场等敏感事件。

  这一出戏看下来,无论是基层官员和民营企业家,还是维权工人或围观网民,恐怕都能自我代入,浮想联翩。

  不过,如同编剧周梅森接受采访时表露的,单纯的“展示腐败”并不足以呈现反腐题材应有的深度。以反腐为核心,又不拘泥于反腐一个主题。通过人心蜕变和复杂人性的刻画,讲述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态状况,才是这部现实主义主旋律作品的雄心。

  与此类似,去年取得口碑和商业双重成功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也被认为在反映毒枭统治手段上有所突破。

  据报道,导演林超贤亲自跟公安部沟通,阐述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加入娃娃兵的情节,因为这一反人道主义的现象真实存在,“如果不把这种触目惊心的事情表现出来,观众感受不到毒枭有多恐怖。”

  电影上映后,舆论也将糯康受审、金三角渔民的生存状况和湄公河惨案等关联事件回溯,即让原本存在却被淡忘或忽略的残酷事实,通过文艺作品的艺术呈现重回公共视野。

  作品不单扩大了对毒品犯罪、公共安全话题的讨论范围,也成为一座从现实到艺术再反哺现实的桥梁,完成了艺术作品从反映社会事件(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光环之下、却存在于公民心底的疑虑和痛点),到参与社会运行、并影响社情民意的使命。

  主旋律突破:面对事实不要绕道而行

  这一轮主旋律题材的尺度突破,取决于项目运行时官方参与的程度。

  最高检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共同参与制作了《人民的名义》,《湄公河行动》有公安部们的协助,正在拍摄的《刀锋-红海行动》获得外交部的配合,后者还被列为中国建军90周年以及党的“十九大”献礼重点影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另一部即将上映的《建军大业》以及前两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

  尺度与审查制度长久以来的互动,使得我们将主旋律等同于官方意志。过去那些“曲高和寡”的作品,使得业界与观众自动将主旋律模式固化:它内核限定在一个狭窄范围,聚焦于“宏大叙事”,排斥个人追求、世俗情爱,这与人性天然割裂对立。

  但从近来主旋律作品的热播,可以得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教训和经验:

  主旋律更应当被理解成共同价值、重叠共识。表达此种意念也不是只出于“政治任务”,更多是因价值的广泛认同,而形成的由私人向大家的说服和过渡渴望。例如,导演林超贤“一直有个当警察的梦想,有一颗捍卫正义的心。”

  让个人从故事中产生自我投射或情感共鸣。而不是假借类似抗日神剧等,来取悦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献媚于不理性的情绪冲动。有着谄媚动机的空洞作品,在火眼金睛的观众面前一目了然。例如,浓眉大眼的“伟光正”被塑造成了缺乏人情味的神,反派则被刻意丑化成没有人性的鬼。是一些主旋律剧的通病。

  如果事实真实存在,文艺作品故意绕道而行,回避否认矛盾,反而是一种伪现实主义。

  从人设来说,在《人民的名义》中,编剧选择赋予人物七情六欲,承认那些“精致的、粗糙的利己主义者”的存在。毕竟人性虽复杂到不可捉摸,却也有共通之处。

  京州市长李达康不愿移交副手腐败案件的办案权,是怕被冠以用人不当帽子、

  引起投资商恐慌→当地经济下滑→在现任省长即将退休的关口,失去竞争省长的资格。说白了,对下属的反腐会影响自身的仕途。

  省政法委书记让公安厅厅长去处理京州市的群体性事件,后者却犹豫不决,认为京州是李达康的地盘,自己过去是在看市长笑话,处理好了不加分,处理不好反而减分。

  让非反派人物公开官场的算计,可谓是相当大胆。掩盖人性的自私和利己主义,使人物脱离现实成了无欲无求的神,并不能起到什么教化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集中一直呈现着“一言堂”、上位之心迫切的京州市长李达康,并非只钻营仕途的政治投机者。其在处理大风厂群体性事件时,所展现的责任心和耐心让人钦佩。

  而政法帮的公安厅厅长在此时,却露出其“无利不起早”的浮躁心态,想着“要有领导向中央推荐我”,急于与新任省委书记搭上关系。

  两个角色好感度的“颠倒”,既再现了官场中人的通病,也印证了创作者的初衷——“表现他们人性转变的过程”。

  而从情节设置上来看,《人民的名义》第三集里,当京州群体性事件的“丑闻”在互联网上散播开来时,身处北京的检察官侄女认为是警察放火暴力强拆,有图有真相。陆毅扮演的检察官却说“有图未必有真相”。而观众在这之前已经获悉,强拆的不过是假扮警察的黑社会。现场群众却误以为真警察来“救”黑社会,便阻止清场。这样的叙事安排也直接反映了“真相落后于谣言”网络传播现象。

  与之相似,号称汉东省“网络水军头子”的年轻人,嘲讽身为服装厂工会主席的父亲,理由是开工厂做实业没前途,现在推崇的是“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经济。这与近几年“野蛮人”金融杠杆、“脱虚向实”等话题更是相互映照。

  社会意义:对“恶”的展现是猎奇还是责任感?

  但在事实呈现之外,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还需克服一个长期困扰审查部门的争议:作品挖掘社会阴暗面是不是贩卖作者个人私货的动机嫌疑?反映真实的“恶”是不是没有建设性举措的表现?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