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清明节却是远不如以前来的丰富,唐诗人杜牧有诗【清明时节....】,抒发自己在清明时节心中的烦闷。
清明这个节日,古今观念是不一样的。在古人心中,清明节色彩浓郁,不仅仅是表达哀思,上坟扫墓的纪念日,更多的是家人团聚,游玩观赏,踏春旅游,是古人主要的礼节社交风俗节日。当然,除了以上这些,也是感情丰富的诗人,忘怀抒思,表达心中块垒的好时节。
唐朝将清明节正式定为节日,贞观开元盛世后,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有了闲情雅致外出消遣,社交活动在所难免。因此,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公元736年)正式将清明节放假四天。到了代宗李豫在位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将假期改为五天,而到了德宗李适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假期就被加到了七天。自此,清明节变成唐朝极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也一直延续到后朝后代。
唐代时清明活动也是多姿多彩
踏青
《旧唐书》中记载,大历二年于昆明池踏青。清明踏青流传悠久,《晋书》中也有相关记载。踏青形成于春秋战国,《论语先进》有载:春服既成......咏而归。到了汉代,踏青的活动内容基本定型,形成外出郊游之实。到了隋唐则发展鼎盛。踏青也叫探春或者寻春,意为探春寻找春天,其实就是郊游。
植树
清明前后,春风暮雨,树种成活率极高,因此,清明便有了植树的习惯。而这植树风俗来源不定,民间传说有三。其一说是为了纪念神农氏;其二说是介子推依靠老柳树而复活;其三说是唐太宗赐柳祈福。而不管传说如何,清明植树却有其好处,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踏春活动。
蹴鞠
唐代的清明活动则不得不提蹴鞠。蹴鞠乃皇帝发明,起初目的是训练甲士,一般出现在军队,军营。蹴鞠一般用皮革做成,里面塞满羽毛或者是糟糠。到了唐代,充气球出现,蹴鞠变成了空心球。另外,唐代蹴鞠比赛更加完善,并且出现了专门用于得分的球门。而且,这个时期,蹴鞠不仅仅流于世家大族,军队营盘,民间蹴鞠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皇宫内院平民家庭皆以此为乐。其次,女子蹴鞠活动也大范围出现,蹴鞠不仅仅是男人的运动,女人踢球的情景也开始出现。
唐代蹴鞠活动有礼、有乐、有文、有形,在此不一一赘述。
除了文章列举的活动之外,清明活动还有很多,包括放风筝、蚕花会、斗鸡、荡秋千、射柳等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感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