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28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微软pro5什么时候上市,和surface pro4 差不多的电脑,微软surface pro 4 i7 锐巨显卡,国内哪里买surface studio,广州微软surface专卖店

  五年来,我们也见证了微软变革过程中 Panos 作为一个符号性人物的崛起。他是内部的明星高管,也被媒体称为微软的 Jonathan Ive。

  你不会在它上面找到任何瑕疵,每个部件都在合适的位置,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它通体没有橡胶圈,没有塑胶条,没有可见的铰链,所有的部件顺滑如斯,所有的部件都安然隐于幕后。

  5 月 2 日微软在纽约举行的 Surface Laptop 发布会上,Panos Panay 语速越来越快,讲到尽兴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响指。舞台是他一个人的,他手中拿的就是他所有的骄傲。

  Panos 是微软 Surface 和硬件业务负责人,也是微软变革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如果你对科技行业稍多一点关注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演讲,在每年多如牛毛的消费电子发布会上实属罕见,在科技行业某个标志性的人物离开之后,我们一度怀疑这个世界上无人再能望其项背。

  我们知道这不仅是准备是否足够充分的问题。它关乎对产品的热爱,对设计的执着,对细节的挑剔。从 Panos 的言语和肢体动作中,这些你都能清晰地感知。

  与此同时,五年间微软 Surface 产品线精品频出、分分钟秒杀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 OEM 品牌的原因,你也能了然于胸了。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硬件必须遁于无形

  几天前,在微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发布会上,我和在场的媒体、合作伙伴一起,再次感受了 Panos 的这种狂热。讲键盘触感,讲铰链的巧妙,讲内部构造的规整,讲 Alcantara 的温度……他可以滔滔不绝。

  结束后,他告诉我:

  我热爱产品,我把同样的话也反复不断地告诉我的团队,告诉我的合作伙伴。

  产品是一个人的映射,映射着它的设计者。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元素。我们的产品之所以问世,是因为我们在其中花费了心血。

  我为此感到骄傲,也为团队感到骄傲。因为热爱,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深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这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所以当我谈论产品的细节,当我在台上说我如此热爱这些产品,希望它们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时,都是发自内心的。

  同样的激情和热爱,你也能从五年前 Surface 首次问世时感受到。

  2012 年 6 月 19 日,Panos 作为主讲人详尽地阐述了 Surface 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历程,彼时他也定下了“Hardware must disappear”的理念。

  尽管初次亮相的 Surface Pro 和 Surface RT,从商业上来看失败得很彻底。微软资产因此减记 9 亿美元,整个 Surface 业务一度陷入危机。当然,彼时操作逻辑混乱的 Windows 8,实用性不足的 Windows RT 都要为此承担责任。

  但第一代产品奠定了 Surface 后续的产品雏形和设计风格,也是微软第一次如此全面而彻底地参与到硬件设计。它没有像 Google 那样选择成熟的合作伙伴去做硬件设计,而是把自己彻底埋进去,投身到庞杂的供应链中,去筛选所需的材料,去定制所需的元器件。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微软乐于把 Surface 内部构造展示出来,这源于对产品的自信。

  这期间 Surface 还走过另外的弯路,Panos 说因为产品迭代时的一些改变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从 Surface Pro 2 到 Pro 3,屏幕比例变了,电源接口也变了。这也是他对于新品使用 USB Type C 如此谨慎的原因。

  但单纯从产品的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来讲,即便当时初试啼声的微软也轻轻松松盖过了在 PC 行业浸淫多年的 OEM 品牌,一度成为众多合作伙伴模仿的对象。

  的确,在 PC 行业哀嚎遍野、前途一片迷茫的局面下,它们需要一个领路人。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Surface Pro 开创了二合一市场。图为 Surface Pro 4。

  作为微软硬件实力象征和精神纽带的 Surface

  差不多去年同一时间,PingWest 品玩参观了位于微软总部所在地雷德蒙德市 154 号路南端,编号 87 的一栋神秘建筑——微软公司最为神秘的硬件实验室,也是 Surface 诞生的地方。

  当时 Surface Book 亮相不久,微软资深设计师 Rachael Bell 讲述了团队对产品细节的雕琢,去精确计算铰链每一节重量和活动阻尼数,以使得下方键盘相连的每一节铰链都会随着机身的抬起在桌面上展开。

  可以确定的是,在当时未向媒体开放的某个密室,正躺着我们今天所见的全部 Surface 新品的原型——Surface Studio、Surface Laptop,还有全新 Surface Pro。

  Panos 告诉我,Surface Studio 从构思到实现花费了四年的时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款产品仅配备了 Maxwell 架构 GPU 而非最新的 Pascal。他们最终设计出了“零重力”转轴,让你用一根手指就能轻松调节这个 28 英寸、重近 10 公斤的庞然大物的屏幕倾角,巧妙地消解了产品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负责历代 Surface 产品键盘研发的 Jones Wu 在向我介绍 Surface Laptop 上覆盖 Alcantara 材质的生产流程时表示,研发 Laptop 键盘耗时近两年,他们精心打磨金属和织物的衔接部位,为了提升键盘的抗污性能,又在 Alcantara 的表层又涂上了一层 PU 保护膜。

  而在 Panos 信奉的“硬件必须隐于幕后”理念背后,其实还跟着另外一句话,“Then Windows comes to the Surface”。这也可以看作是 Surface 的另一个使命:为微软的软件做载体。

  微软负责 OneNote、Wunderlist 和教育业务的全球副总裁 Eran Megiddo 在接受爱范儿采访时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微软只是在 PC 层面上与硬件合作厂商进行沟通。而现在有了 Surface 以后,负责硬件和软件的同事会在一起进行交流,进行软硬件结合,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经历。

  同样因为 Surface 找到工作激情的,不仅有 Eran 这样的管理层,还包括了一些一线销售人员。我和一位上海发布会现场的产品讲解员聊了聊。他告诉我,他之前在代理商工作,跳槽到微软的直接原因就是 Surface,它与市面上任何一款 PC 都不同,而且 Panos 是真心热爱产品,工程师出身的他真的懂产品。在微软内部,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此时的 Surface 不仅仅是一款风评不错的产品,俨然成了变革中的微软的一条纽带。

  从微软到“巨硬”:Surface之父聊Surfac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微软在上海展示 Surface 全家族产品。

  在上海拼凑出完整版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