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通盘考虑来看,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为本质,工具理性虽然是前提,但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和个性化推荐页面并存,前者解决大家对事实性和重要性资讯的需求,后者则更多是满足千人千面的兴趣痛点。
主打“事实派”的腾讯新闻客户端、新近品牌焕新成“各有态度”的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在新闻页卡之外,开设了推荐页卡。新闻页卡的内容以编辑运营为主,服务于专业新闻诉求。而推荐页卡则是服从于用户的阅读兴趣,实现个性化分发。
开一个小脑洞,“BAT围剿头条”这个概念本身对头条很重要,因为顺势就把自己放在了“信息找人”领域的唯一地位。一哥之争,放在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倒还可以双方掐一掐,但腾讯新闻加“天天快报”已经可以PK掉今日头条,根本没有那么多夸张的围攻和反戈。(当然这个讨论前提是不包含各自旗下或所投资产品,比如火山、抖音,快手等)
3
从更为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专业互联网资讯平台在信息爆炸和内容消费升级时代,正在逐渐向信息服务商转型。新技术环境中,专业编辑团队的价值不仅不会褪色,还会越来越重要。
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与人本主义的价值理性这两种思潮对文化生产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诸如传播研究、教育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播学研究领域里存在着两大学派,即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经验学派着眼于事实判断,目的在于揭示传播活动的规律;批判学派着眼于价值判断,目的在于探究传播活动的意义。
自从传播学进入中国学术视野以后,经验学派影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媒介的趋利行为越来越突出,“收视率”、“市场份额”等等一系列概念无不出自该学派门下。
批判学派以审视的目光分析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关系。该学派将“传播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传播媒介与拥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权力机构对其影响。”
在一个高度功利化的社会里,机械化往往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特征,在机械化思维影响之下,人们就拥有了一个说明书式的人生,它的每个程序需要信息来填补。全媒派在解释腾讯新闻为什么要做《十三邀》的时候提到,“人们着迷于表象的交流和表达,但更深入的交流则被遗忘和忽略,就像吃了大量的快餐,似乎满足了饥饿感,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满足。”
巨头里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得更胜一筹的应该是腾讯。即便拥有QQ和微信这些强势渠道,腾讯新闻也还在共同的底层逻辑中,努力为技术提供内容想象力。去年央视《客从何处来Ⅰ》总制片人李伦、前央视《社会记录》的编导孟田芳等加入腾讯。“一个人的车站”、“72小时井下救援”等策划进行了资讯直播等新媒介方面的深化探索。凤凰名嘴陈晓楠的加入,或许会推进腾讯新闻资讯产品中人文类内容精品化的创新与发展。
从两种理性之争,具体到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大战,借由内容做号、渠道烧钱推广的方式堆积起来的江湖地位或许撑不了多久。加码内容人才、重视编辑运营这些传统手艺会在狂飙突进的选手裸泳后,迎来新的春天。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