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风投一入深似海,而Blake Robbins进入这个行业有一年了,他在这一年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有些是干货,有些是他一年后的个人感慨。他把这些经验发表在了Medium上。本文原题为“What I learned during my first year as a VC”。
一年多前,靠着一丝运气和一腔热血,我加入了专注早期技术公司投资的Ludlow风投公司,和Brett、Jonathon一起工作。下面,我将详细叙述我在这一年中学到的几个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声誉是无价资产
从事风投行业与从事其他大多数工作一样,别人就只用你的声誉来评价你,这可能是风投行业最明显的几个特点之一了,但是声誉良好很难达到。
在我看来,提高声誉只有两种方式:品牌树立和专有网络(proprietary network)。
声誉最终会让你获得并达成投资交易。
你能看到哪些投资机会,决定了你的声誉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不过,我已经亲身经历了什么叫“你能看到哪些投资机会,决定了你的声誉”。如果你问投资者们关于这一说法的看法,他们肯定也会告诉你:当初宁可不投资Facebook的种子轮,也要好过完全不知道Facebook正在进行种子轮融资。
逻辑很简单(译者翻译的时候可一点也不觉得简单啊):要是你没有投资Facebook,你完全可以反思自己不投资Facebook的原因,确保自己下次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但要是你完全不知道Facebook在进行种子轮融资的话,要找到原因、给自己犯的错误归类就变得很难了。
许多风投公司都有着这种想法。Bessemer这个知名风投公司创造了所谓的anti-portfolio(反投资清单),列出了他们当初拒绝投资的那些公司的名字及理由,里面包括了Apple、Facebook、Google以及eBuy、PayPal、Intel、Tesla。是不是很惨?但这完全无妨它的好名声。鉴于风投行业的反馈过于漫长,风投公司自行反思、学习一项投资中做对、做错的经验非常重要。
反投资清单
发现种子轮每一个有潜力的公司肯定不太可能,但是风投必须确保自己了解尽可能多的顶级种子轮公司。
强大而独立的信心是关键
在种子轮,你会分析一个公司的诸多因素,比如它是否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倒闭。让自己相信该公司将会倒闭是那么容易。
无论你的谈话对象是谁,你都可以指出一个公司计划的漏洞。担心这些漏洞固然重要,但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投资这个公司同样重要。
作为一名风投,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乐观和悲观之间小心平衡。
许多著名风投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投资那些人们疏于关注的领域,常常会获得超乎想象的回报。
Bill Gurley有一句话说得好:
找到商机能赚钱的地方,就是那些大多数人都认为没可能的地方。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热衷于利基市场,尤其是那些大型团体驱动、有潜力成为大型主流市场的。
运动鞋和竞技游戏都是最终爆发潜力的利基市场的典型代表。
我去年刚接触风投的时候,投资者们都在讨论竞技游戏和电子竞技。事实上,他们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是缺乏足够的投资信息。
我的青春期伴随着竞技游戏,然后在过去几年里,我看着电子竞技市场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
我爱玩电竞游戏,也是电竞游戏投资者,所以我真的很希望电竞市场能够繁荣。把一些专业投资拉入电竞领域,是我认为能够帮助它繁荣的方式之一。最后,我简直能在电竞领域的投资出书啦,甚至列出了该领域值得投资的100家公司。
当时我没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想着把电竞行业做强做大是我经历的最有意义的锻炼之一。鉴于在电竞领域丰富的经验,我经常被其他投资人咨询行业事项。
并非面面俱到?没关系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没必要什么都知道”。但是大家都害怕被他人视作“愚蠢”,很明显他们都倾向于忽视这一建议。
真的,我在跟创业者交流的时候,总跟他们说:“我还不是很理解,你能再解释一下吗?”他们后来总是很感谢当初我多问了他们一句。大多数风投都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然后用一句“不理解”当拒绝投资的挡箭牌。
有些著名风投,如:Hunter Walk、Matt Mazzeo和Semil Shah,他们不光读有字书,也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用他们的影响力,就他们想深入了解的话题,跟公众沟通。
每个风投都有故事
当我萌生进入风投行业的念头时,我找了许多风投人士,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这行业我准备进来,但是怎么出去呢?”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可讲——他们之中有些成为了成功的创业者,有些成为了记者,有些成为了职业风投,有些成为了律师,不一而足。
记着,就像创业家一样,每一位风投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编译部出品。编辑:郝鹏程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