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大战进行到现在,留给小蓝的时间不多了。
文 | 王海璐
一直花融资、耐着性子做市场的共享单车,终于开始了商业模式上的探索。
5月19日,小蓝单车发布了新版本的车型。除了碳纤维车身、减震等设计,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就是在车把正中增加了一块7.5寸的显示屏。
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用“分众+今日头条”来形容这块屏的作用。除了导航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在刹车等红灯等静止状态下,向用户展示视频、图片广告。未来还可能根据用户的出行数据,推送消费场所的吃喝玩乐信息。
带屏的小蓝单车还没有做出来,目前只是李刚演讲中的一张PPT。车身已研发完毕,屏幕设计了四五款,正准备拿去做坚固测试。李刚告诉36氪,新版本的单车将在今年6月底量产,预计新业务每年会为小蓝单车增加4亿的收入。
在李刚看来,关于商业模式上的探索,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超越竞争对手摩拜、OFO的机会。单车大战进行到现在,留给小蓝的时间不多了。“他们(竞争对手)居安不思危,我们就要穷则思变。”
广告商很开心
广告商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一向是殷勤的。
小蓝单车公关总监孙丹印告诉36氪,小蓝单车成立以来,前后有30多家广告公司找上门,希望参与广告投放。
大概两三个月前,李刚把其中的一家约到了望京附近的一个茶馆,用10分钟的时间谈定了合作。
“他很开心,说终于能够帮客户创造价值。”李刚说。
对于广告商而言,单车的广告效果虽未被验证,但根据地铁、公交等大众出行方式的投放经验判断,充满想象力。
广告行业有个衡量价码的重要指数CPM(千人成本),意味着每让1000个人看到,广告商需要支付的费用。一般由渠道方制定,受供需关系控制。CPM越高,渠道获得的广告收入越高。
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
李刚告诉36氪,小蓝单车的CPM(千人成本)在100-200元之间。作为对比,今日头条开屏广告的CPM大概是50元,北京地铁1号线、10号线车厢内广告大概是200元。
按照小蓝单车官方发布的车辆总数72万辆计算,如果一辆车一天被骑5次,一次播放6条广告,CPM平均值150元,小蓝单车每天可获得广告收入300万左右,一年的收入就是10亿元。而共享单车整体的市场价值更将被推升至千亿级别。
唯一值得担忧的,可能是成本上升的幅度能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对于单车其他零部件的损耗,屏幕是脆弱的贵重物品。除了会增加造车成本,折旧率更是难以预估。
此前,共享单车受到恶意毁坏的现象已经引发了社会性的讨论,而所有对于锁具、零部件的破坏行为,都有可能在屏幕上演。
李刚表示,小蓝单车的屏幕将可以经受雨水和一般性质的磕碰。他对屏幕损坏率的预估是10%——和车锁及其他部件一致。
小蓝的野心
半年前,李刚曾经提出过一个增速理论:当市场的增速超过200%的时候,最好不要考虑挣钱的事情,先要增大体量。如果增速低于100%,这时候商业模式则变得至关重要。
如今,李刚认为市场增速达到了1000%。但小蓝单车却已经开始商业化方面的未雨绸缪。
单车大战总有结束的一天,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向来容不下第三名,这正是李刚的焦虑。
“市场的前两名,他们想的更多是怎么把对方干死,我怎么比你做好一点点。但是我不一样,我们发现有时候,虽然我比你更努力,我赢不了你。我一定要是质的飞跃,才能弯道超车。”
在李刚看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就是一次“质的飞跃”。
小蓝单车新一代产品设计图
大概一周前,小蓝单车申请的关于屏幕技术的专利刚刚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我在自行车上加了一块屏,这块屏通过用线卡跟云端实时数据的传输来实时展示内容的功能和广告。”他转述专利条款的内容。
虽然在中国市场,专利保护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但法律保障多少给了李刚一些安全感。至少,如果竞争对手的目标是上市,就不应该留下抄袭的案底。
此外,前前后后研发了8个月,李刚相信小蓝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竞争优势。“你就是抄8个月,也不能抄到我们这种效果。”
在李刚看来,未来市场没有先来后到之分,尤其是单车相继与支付宝、微信等大流量平台合作之后,用户线上的使用门槛会降低,小蓝和摩拜、OFO享有同等的机会。
他预计今年行业的第一个变化将出现在潮湿的夏天,雨水会让铁质的车架锈迹斑斑,成为‘城市垃圾’。而小蓝单车将会和它的竞争对手们一道接受这个考验。
推荐阅读
魅族蒙眼狂奔一年,黄章再出山 | 36氪深度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