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看这么一个演示的视频,这辆车可以实现高速公路上100公里时速的自动驾驶,而且具备自主超车的能力。如果前车实在太慢了,一言不合可以拐到快车道上,然后再回到中间的车道上,全部过程完全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完成。
在上车之前我们在车上放了一枚硬币、打火机和盒子,我们减速、超车,开了20几公里下来这几样东西还可以稳稳的放在那里。
特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可以做什么?我们采取的策略叫不同,选择主流市场边缘的垂直细分市场,通过重新创造新的价值链,快速的商业化迭代,把运维体系和商业闭环建立起来。
这么一个科技园区,这样一种车,两排对椅对着坐,完全没有油门和刹车,可以实现全天的通勤、接驳服务。
在机场,这是我们在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跟P4停车场之间,这样一个车可以实现接驳和通勤的服务。乘客下车之后,它又能够回到航站楼接人。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应用,我们把它叫最后三公里的出行。这么一个小车,事实上能够承担地铁站跟附近较远小区之间的通勤服务。今天有了黑车、摩的、共享单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具。既然我们把这个车投到外面去服务大家,希望它是最少的人力维护。我们在这上面做了一个无人职守的自动充电功能,当它发现自己快没电的时候,它会找到一个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停车位,然后开始自己给自己充电。
下面,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既不同于高速汽车,又不同于低速电动车的新品类。我们最早的灵感来自于这么一个符号,我们中国的熊猫。我们把这个车的模型做了出来,我们把真的车也做了出来。这是这辆车第一次在我们办公室里能够动起来的那一刻。我们把它开到了我们办公室附近的园区里。我们又把它运到了CES。今年1月份我们向世界展出了这辆车。
这车前面有一个LED的显示屏,能够跟行人和其他车辆交互,里面的座椅布局是一个L型的环形沙发,前面有一个显示触摸屏,通过这个显示屏跟车进行交互,你可以告诉它去什么地方。这上面有一个地图,你可以选择你究竟要去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下车。这个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在跟环境进行交互。交互的手段除了这么一个LED的显示屏,还有轮廓灯、氛围灯等。
在这么一个屏上看到了一个行人,在屏幕上会显示一个小人,表示我看到你了,请你先通过。
我们也把它应用在一些景区,这是一些景区的典型应用场景,坐在里面非常宽敞、明亮,完全不影响你观看周围的景色。前面的触摸屏可以跟你一起交流,可以知道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甚至跟以前在这个地方发过微博的其他作者进行交互。你坐到一个地方,你可以下车,真正地接触大自然。它能够提供一种非常方便的高端定制游的服务。
总结一下,我们采取一种合而不同的战略,一方面去看大的赛道、大的机会,另外,抓住这两年可以规模化、商业化的机会。
这是我的最后一张PPT,刚才说到大时代、大格局,在这个时代来临的时候,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我们作为创业公司,一定不是一个人去战斗,我们希望跟在座的每一位先行者能够同行,跟在座的每一位开创者能够共创。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相信无人驾驶能够更快地造福我们的人类、造福我们的社会。
我是36氪汽车小组负责人卢姿伊,负责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7701221940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