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产品被视为是开启智能家居新风口的钥匙,而个人认为,要以这把钥匙打开智能家居的新风口,对消费者而言,本地化是基础,而其产品的服务整合能力是核心。作为主打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产品,首先需要保障的是其对用户语音识别的准确理解,做到高识别率,让用户对其有使用欲望,而后能有贴心的服务能力,绑住消费者,使其能够对产品形成用户黏性。
首先从本地化来说:需要的是产品能够做到“入乡随俗”,满足地域语言体系的差异化。而从这个层面来说,在中国市场,对本地化最为了解的国内厂商将占据诸多的竞争优势。我们看到,虽然苹果、微软在此前就曾发布了智能语音助手Siri和Cortana,但是面对世界难度最高的汉语,二者在本地化的进展上却是颇为缓慢,Siri直到今年的iOS10.3版本升级后才开始支持上海话,而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背后核心Alexa语音交互系统,至今还无法支持中文。而假设亚马逊这款不支持中文的智能音箱进入以汉语为主导的中国市场,显然语音支持本地化的不足,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滑铁卢。而这也是亚马逊智能音箱迟迟不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而将视角切回国内厂商,能够预见的是,本地化的优势将得他们在这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以暴风TV为例,其新品X5 ECHO人工智能语言电视,背后的语音识别技术合作商,选择的是在国内人工智能语音识别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科大讯飞以及新晋科技企业蓦然认知。据公开资料显示,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在正常语音环境下对中文的识别率高达97%,在中文世界领先。并且暴风TV还联合科大讯飞成立了专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持续的提升本地化语言识别能力。而这种汉语识别能力对比国外语音助手们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可谓是高下立判。
本地化能力是基础,而产品的后端服务整合能力却是竞争关键。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之所以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为核心的原因在于其产品整合了第三方服务,能够提供各种服务满足用户需求。而国内人工智能语音产品要从走近千家万户到开启智能家居新时代,也需要具备整合第三方服务,成为智能服务体验的控制中心。而我们也看到国内厂商也的确在走着一条路,在产品中集合服务能力。
依旧以暴风TV这次发布的X5 ECHO为例,我们看到,其在智能电视产品端整合了诸多服务,不仅能够实现本身电视节目的一喊即播,更能够在产品上提供主动服务,诸如内容提醒(赛事直播提示、剧集更新提醒、新片主动推荐)、生活服务(定时闹钟、倒计时管理、备忘录)、日程备忘(节假日、纪念日、生日等主动提醒)、孩子教育陪伴、电视视频聊天、O2O服务、生活百科等等。而通过为用户提供日常所需的各种服务,培育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的是用户黏性,提升的则是其背后人工智能助手的聪慧程度,三者形成的是一个良性循环。
写在最后:
从现实来看,利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产品抢占智能家居入口,语音化与可视化融合交互是发展趋势,而本地化与服务整合能力才是决胜关键。要让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产品走近千家万户,开启智能家居新风潮,这几方面的优秀体验将是不可或缺。而从这些方面来看,国内厂商们选择以智能电视作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落地载体,以本地化和后端服务集成进行竞争,显然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注:本文所有图片源自网络。
文|邻章【微信号:ZLxgic,微信公众号:kejilinzhan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下载天天快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