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张亚勤、李开复、张宏江,“黄埔军校”微软亚研院三大佬眼中的智能未来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4-28

张亚勤、李开复、张宏江,“黄埔军校”微软亚研院三大佬眼中的智能未来,李开复未来十年,李开复人工智能,李开复个人简介,李开复还能活多久,李开复去世追悼会

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MSRA),现在,似乎没有人能绕开这个机构,去谈论中国科技史,以及现在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今天的2017GMIC大会上,创新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在将门创投联合创始人高欣欣主持下,谈论了这所“AI黄埔军校”,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预期,以及大公司与创业公司的战略未来。

李开复提到,互联网公司在用户大量增加后,以及金融、医疗和自动驾驶,将是未来十几年内人工智能应用的巨大机会。张亚勤指出,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在AI落地应用战略上是不同的,对于百度而言,它要打造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智能时代的Windows和iOS,建立生态,和整个产业去合作;而创业公司,则要用技术打差异化。

在张宏江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在高质量的数据和高质量人才两个核心点上,已经拥有了优势,因此,他对中国未来在AI领域引领全球潮流,有着巨大的信心。

以下是现场对话实录,经黑智(VR-2014)编辑。

高欣欣:三位嘉宾在19年前,放弃了在国外的生活,回到了中国,建立和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请问开复老师,您再往后看19年后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你将在未来十年做什么样的布局呢?

李开复:19年后的事情,可能还是要让霍金教授和学者们来推测。但如果看未来十年,就像刚才我演讲里所说的,最近的机会,肯定是把已有的数据拿来用上。现在互联网公司,如BAT,以及滴滴、美团等已经用的很好了。但是中国有很多新的公司,新的独角兽,每年几十个独角兽里,可能有一半就会有千万级别的用户,都是需要AI来做运营、来了解用户,来变现,有AI跟没有AI的公司将是巨大的差别。我们最近看到崛起特别快的几个公司,背后都是有AI科学家的,比如今日头条,比如快手,都是我们微软或者谷歌做AI的人去做的。所以我觉得互联网公司用户做大了,就要使用AI,这是第一个机会。

第二个就是金融行业。其实AI就是把大量的数据来做一个推测,什么领域本来就拥有数据呢?金融领域本来就是人类创造的数字游戏,用起来特别的顺。而且金融领域是有“对错”的,你的股票跌了没有,你的贷款还了没有,这些问题的回馈,能帮助AI做的更好,取代人类。我们看到,华尔街的交易员已经消失了,未来,分析师、写报告的、做投资组合的,做银行的、风控的、征信的、保险的这些都会被取代,从商业回报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很大的行业机会。

更伟大的是医疗。如果图像识别可以做得更好,肿瘤识别、CT识别,识别病例,识别病理切片,这个毫无疑问是对人类最有意义的,甚至可能可以消灭癌症的一件事情。这个领域现在面对的挑战是数据不聚拢,各个医院有防火墙,还有病人的隐私问题。

这几个是最近的,是五年之内的机会。再往后,我觉得就是刚才所说的各个传感器,当真正IOT时代来了,IOT收集的数据,背后都会有AI。

最后是无人驾驶。今天我们的无人驾驶为什么还没有做好?一方面是技术还不够,一方面是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无人驾驶和金融数据等不同,怎么样去用足够的数据训练虚拟学习,而不要出事故,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另外,成本太贵。但是这些问题总会解决,一旦解决了以后,当我们的传感器变得够便宜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是可听可看可动的,同样的技术会进入到机器人的领域,这样我们就将进入一个自动化的时代。我预计这是15年内的成果,可能还不到19年。

高欣欣:百度也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里面绝对的引领者,所以我想请问亚勤总,人工智能已经有六十几年发展的技术了,它将如何在今天的商业上最快的落地?在落地过程中,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应该注意什么样的战略呢?

张亚勤:AI的落地,对大公司、小公司确实是需要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打法。大的公司有资源、有数据、有规模、有技术能力,可以打一个大仗。创业公司则更需要聚焦。百度是比较大的公司,我们把未来十年、二十年战略压在人工智能上。现在很多公司说,AI是讲故事,但百度确实未来公司资源、技术都压在AI上面。

我们的打法是,首先我们要做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PC时代操作系统是windows,移动时代有iOS和安卓,我们要做人工智能时代的windows或者iOS。其次,操作系统本身如果没有应用、没有场景,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会看几个重要的场景,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家庭,一个是车。另外在商业方面,我们用百度云作为一个平台,上面会有医疗、交通、教育、物流,这些垂直的行业。

我们要做一个操作系统,上面建立生态,和整个产业去合作。最近我们和很多家电企业,很多车厂都有合作。对我们来讲,开放的平台很重要。一个是AI的开放平台,里面有很多算法,很多模型,有数据,开发者可以使用。另外是智能驾驶的开发平台,里面有十几种核心的技术,开放给产业;里面有很多数据,我们有API,有高精的地图和定位技术,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加快智能驾驶发展的步伐。

小公司和大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小公司不可能做操作系统,或者一开始就做一个平台,这是很困难的。这个时候你就要选一个你有优势的场景,选一个应用,用技术打差异化。真正落地的时候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经常讲,AI是系统工程,从数据到模型,到整个解决方案,都需要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可能需要10%的算法,20%的平台技术,70%是落地的过程。

高欣欣:你是如何看待我们AI技术发展的未来呢?

张亚勤:刚才开复讲到深度学习,未来是深度的算法,可能会和别的东西相结合。比如怎么样更好地理解大脑,把这个模型用到深度学习里。另外AI要做一些人不能做的事,比如最近一个网络算法是对抗网络,它可以利用一些新的功能、新的参数,做一些人类大脑做不了的事。如果我们所做的事就是去模仿大脑,也没有意义。我们已经有人类了,我们要做一点新的事情。

如果说未来的趋势,我认为是融合,是生物和数字智能的融合。另外就是量子计算,大家现在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我觉得五年、十年内,它会变得更加有用。量子计算会改变人工智能很多的算法,我觉得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都将在下面的5-10年内发生。

高欣欣:请问张宏江博士,您最近常说,AI等于中国引领世界的机会,那么在世界大范围下的中国机会,您是如何看待的?中国的公司有没有机会成为世界级别的独角兽呢?

张宏江:我们看AI看两块,一块就是数据本身,随着互联网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物联网逐渐普及,今天我们能获取的数据,是十年前、五年前,甚至三年前都不可想象的。每天新的数据量增加,而且这些数据量跟以前不太一样,大部分数据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有相当好的精准度,可以很好地跟踪。这些数据本身可以作为“燃料”,输入给人工智能。我们谈到AI,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数据,而中国的数据,是如此之多。

第二,谈人工智能创业,其实和其他做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一样,人才是一个核心点。你看一下过去十年在AI这个领域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无论是在国内的还是在海外的中国人的数量,总数已经超过其他国家,从2014年开始,已经超过了美国。

所以我们中国已经有了两个核心点,一个是高质量的大数据,一个是高质量的AI人才,这是我为什么说,中国在AI这个领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引领全球的机会。

我们过去五年中,已经看到,因为中国的应用导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引领了世界潮流。我相信在AI这个新的领域里面,中国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依然可以像在移动互联网一样,引领世界。而且AI跟移动互联网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次可能我们在技术上也能引领世界潮流,也能抓住这个机会,因为我们人才储备相当丰厚了。

张亚勤、李开复、张宏江,“黄埔军校”微软亚研院三大佬眼中的智能未来

高欣欣: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很多科学家走出了实验室,进入到了产业,甚至成为了创业者,那么你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身份转型的问题呢?对于基础研究的人才是否会出现断层?

张宏江:在座的我们三位其实都完成了从科学家到管理者到企业家的转型。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学生,成为今天这个领域的主流,我们今天看到市场上无论是Face++,还是依图,商汤,都跟微软亚洲研究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刚才说到,在AI这块其实中国有人才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微软研究院积累了一批世界一流人才。

这次AI大潮跟以前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在互联网经过二十年发展以后,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互联网+。AI在过去热了这几年以后,很快大家就认识到,AI是一个赋能者,未来我们看到的是智能+,AI会帮助人,会替代人,会超过人。但是它的切入点是从应用开始切入的,我们的科学家创业的时候,在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这个转型过程中,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从应用角度来切入。这是一个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中间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把你的思考从我是不是最新技术,我是不是对于现有的技术有些突破,到我的技术能不能实用,能不能为用户带来便利,能不能创造更大的效率。完成这种转变,才是真正完成从一个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蜕变。

随着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加上中国如此多应用的场景、应用的机会,我们的科学家一定会和商业市场很结合,真正能够作出一些非常好的新的公司出来。对这我是非常非常有信心。

反过来,我们也不需要担心科学家都去创业会出现断层,因为这些创业成功的科学家,他们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带来更多的机会,让很多人能够发现一些更好的问题,从而作出更好的研究。同样也有一些科学家创业两三年,发现自己更喜欢做研究,可能回到学术界。科学家出来创立的公司,会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反反馈的过程。

高欣欣:那么,对于创业公司或者是大公司,它们的人才战略应该如何布局呢?

张亚勤:当时在微软研究院的时候,我们讲要“三好学生”:数学好、编程好、态度好。我想在AI时代也是同样的,可能更加重要。

数学好,现在AI里面用了许许多多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优化的理论、统计学,我们中国学生其实是很有优势的。

编程好的话,刚才讲到要去落地,去实施。态度好也很重要,现在特别是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候,大家要快速的学习。

其实在IT、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很多新的理论、算法都是在过去这几年出现,每天都要学习。我在斯坦福就告诉学生们,机器在学习,你必须要学得比它快,否则就会被机器所淘汰。

刚才宏江讲中国AI人才量很多,我在斯坦福去做了一个演讲,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可能80%是中国的学生,都是在做深度学习。我想这也是个新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去一窝蜂做AI、做深度学习,可能也有一些重复性。我想,未来可能无论研究也好,专业也好,要看重一些交叉学科。比如斯坦福现在有把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新专业,还有人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包括量子计算,这些都是未来要发展的方向。

在PC互联网时代,中国基本上是追随者;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在产品方面开始有很多的创新。但到了AI时代,中国不仅仅在产品方面,在技术方面也有创新,也可以领先于世界。

高欣欣:霍金教授说,当技术发展快过了人的发展,快过了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激化一系列的问题,当很多职位被机器替代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人的要求就变得特别高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深处这个巨变的时代,该怎么提高自己?

李开复:很多人说,AI时代,对人类而言,我们就要完蛋了,不是这样的。我们要了解,什么事情是深度学习不能做的,我们要把人类的时间放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就一定要有管AI的人,这些顶尖的AI科学家他们肯定是要做的很深,他们不但要做技术,还要确保AI不能失控。第二,在任何领域,顶尖的人都会存在的,最厉害的医生、最厉害的律师、最厉害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都有机会。即便现在AI可以写稿子了,但是他们写的都是那些体育赛事和新闻报道,真的去写出深度的作品,是做不出来的。还有艺术创作,AI是并不擅长的,美不是一个客观的,“有”或“没有”的状态,这个训练是很困难的。美,艺术,还有工匠精神,也很有价值。

还有,综合性人才很重要。AI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学习,它可以学习下围棋,学习买股票,学习风控,但并不能综合性地考量各种事情。比如一个懂国际政治的人,又懂得经济发展,把AI当做工具,他这个人不会被取代。还有善于用AI做工具的人,以后的医生只靠自己在医学院学肯定是不够的,他要知道未来医学工具是什么,就像今天我们不用word、iPhone是不能生存的,未来医生要掌控AI的工具。这可能可以解决10%-20%的人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然他们还要非常勤奋努力,要不然很容易被超越。

最大一部分人会走向服务业。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爱、同情心、同理心,从一个好的导游到一个好的按摩师,到志愿者,这些是机器学不来的。

相关阅读:

  • 李开复近况死亡
  • 李开复未来十年
  • 李开复为什么看好b2b
  • 李开复还能活多久
  • 张亚勤和陆奇谁强
  • 李开复去世追悼会
  • 李开复个人简介
  • 李开复人工智能
  • 李开复林妙可事件
  • 李开复张亚勤谁厉害
  • 李开复任职经历图片
  • 戴旭李开复争论事件
  • 相关推荐:

  • 华为史上最美操作系统,你绝对不能错过的EMUI5.0
  • 国产操作系统典范:deepin操作系统
  • 娱乐办公两不误!这个笔记本能把屏幕拔下来写字
  • 斗鱼响应新规加强监管,坚持打造优质精品直播
  • SpaceX 火箭爆炸原因确定:液态氧过冷成了固态
  • 华为Mate9中国版真机秀 你绝对没发现它有两种版本
  •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微信高效使用术?
  • 乐视网一周蒸发88亿元 贾跃亭反思节奏发展过快
  • 似乎已经战胜传统渠道的小米 今年为什么被OPPO、vivo 打败?
  • 优雅商务风,性能一鸣惊人—TCL 950体验评测
  •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