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图】智能投顾的模式之争:2B还是2C,这是一个问题(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3-21

资产端,一方面是国家对金融数据的监管给机构带来的天然的数据便利、优势,另一方面是在长期的市场研究中,机构的数据已经不仅限于直接的资产标的波动率数据,还存在一些衍生而来的更有应用价值的数据,例如招商银

  资产端,一方面是国家对金融数据的监管给机构带来的天然的数据便利、优势,另一方面是在长期的市场研究中,机构的数据已经不仅限于直接的资产标的波动率数据,还存在一些衍生而来的更有应用价值的数据,例如招商银行很早上马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带来的筛选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摩羯智投。

  2、产品成熟之前迫切需要实践试验场

  如果说培训对新员工适应并做好工作至关重要,那么AI产品在走向成熟面向市场之前也毫无疑问需要这样的过程。智能投顾面向B端,就等同于有了一个成长的帮扶,可以事半功倍,而不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进行企业能力的提升工作。

  最直接的,就是人才的被动培育。智能投顾最需要的IT/金融复合人才市场奇缺,而信息化背景下的B端机构们早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平安一账通与平安银行在人才共享上存在诸多直接便利,是独自奋战的的智投们难以企及的。

  此外,还有技术、体验的双重打磨。如果说传统科技下的功能性产品对用户体验尤其重视,那么AI科技则更需要强大的用户体验来减轻抗性,毕竟,在理念上未充分接受的同时,又配以糟糕的用户体验,结局可想而知。这就使得智能投顾一方面要在算法上足够优异,另一方面需要打造针对小白的一系列产品体验才能俘获“用户的心”。

  此时,面向B端的优势就显现,既能够在内核算法技术上充分倚靠,也能够凭借充分的客服经验在产品体验上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例如摩羯智投一方面融合招商银行十余年财富管理实践及基金研究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吸收招行丰富的产品实践反馈,用以提升智投的用户体验。目前大多数纯C端的智能投顾产品,其界面都过于简略,风险评测后即要求绑卡开户,体验上未免过于直接、突兀,缺乏应有的引导过程,这显然是因为在注重技术之外,做“产品体验”的逻辑没有跟上。

  3、逃脱前沿科技产品冷启动的宿命

  几乎所有面向C端的产品都需要从零开始集聚人气。而据前文智能投顾难以走这条道路。既是无奈也是机会和必要,B端恰恰给了智能投顾一个更好的选择,机构原有的用户基础甚至实体的线下门店都给了纯互联网化的智能投顾一个从“巨人肩膀上”开始的机会。

  最关键的是,除了数量上的“热启动”,B端自身的基础和积累还能大幅度降低AI这种前沿科技与对应理念不匹配带来的智能投顾顽疾:获客成本。在足够多的用户基础上,一方面投入的获客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新用户进入意愿也相对更高,招商银行推出“摩羯智投”上线1个月资产管理规模就超过8亿元,可见一斑。

  4、规避新事物政策空档风险比传统违规风险更重要

  在普遍的论调中,谈及智能投顾的风险,政策风险必然是之一。这些评论都基于智能投顾想打擦边球售卖理财产品,可能触犯证监会相关规定,而在我看来,AI与理财投顾的结合作为新兴事物存在,还面临更大的、由政策缺乏带来的“空挡风险”:相比美国智投能够在SEC注册投顾牌照从而合规,国内的智投实质上是完全伴理财业务而生,并没有这样的“栖身之所”来“上户口”。

  如果说打擦边球这种事还可以自己控制,那么“黑户”面临的政策未知风险就难以预料。这时,选择银行、券商、大型互金等本身具有开展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B端作为“户主”,就能最大程度规避这种空档风险,静待相关部门完善这些AI特殊领域的行政管理条规。

  莫让AI成为AI产品的墓志铭

  AI作为AI产品甚至母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内容无疑最为关键。但过分注重技术同样是许多创业公司的弊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而被市场淘汰的比比皆是。

  在商业化浪潮下,IT男们抬起头看看世界,思考一下围绕AI技术的发展策略同样重要。毕竟,越是这样的前沿科技,对市场后果的放大效应越强,在发展上越应当小心翼翼,任何的失误可能都是致命的,错失任何有益尝试带来的机会损失都可能是巨大的,推及智能投顾,就是同B端的合作中应当注重特定的谋略与忌讳。

  1、围绕AI的战略分离与战术统一

  一方面,产品不能离开AI这个核心,另一方面,核心之上也提供了制定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战略和自由组合的战术的机会。既要不忘初心,也要机动灵活,反映到智能投顾上,就是服务B端本身作为战略,又作为C端战略下的战术而存在,B端、C端战略的各自独立,战术上双端实践可以作为互相支撑。这种模块化的思维,在逆向上也是可用的,例如主要针对C端的智能投顾“明星”Betterment于2015年推出了面向B端的服务Betterment Institutional,战术上沿用C端的实践深入B端开拓业务,而LitScope哪天想要从完整的B端服务体系走向C端,相信也并非难事。自由化的方式给了智能投顾发展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在AI行业的创业初期尤其重要。

  2、可以遵循传统,更可以不落窠臼

  AI产品按照常规的业务模式发展,本也可行,但若能创新出更多模式将会给产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让AI这种前沿科技搭上传统业务的便车,发展可能是跨越式的。

  例如,智能投顾与B端合作的方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纯技术服务商,只提供完整技术体系,如璇玑等独立产品;合作共同面向C端理财客户(实际上是To B To C),如平安一账通等金融机构自营的智投产品;独立存在与发展、接受B端输血(资金、多端数据、技术等),如京东智投等互金巨头推出的产品。而其中,摩羯智投面对B端(招商银行)采取了以机构内的理财顾问为用户的方式,抓住了传统投顾与智能投顾的结合点,让智能投顾的发展搭上了传统投顾的顺风车。

  3、无法绕过去的独立品牌认知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AI产品最终面向大众市场,都需要一个外壳:独立的品牌认知。推及智能投顾,对于一个真心想做C端目前又服务于B端的产品来说,最大的坑莫过于在同B端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面向市场培育出自身独立的品牌认知,尽管合作中对AI技术无尽打磨,却无人识得。这是一个尴尬的错误,毕竟对于C端用户来说,产品素质和品牌知名的重要程度不分伯仲,尤其是在国内智投发展尚未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品牌认知更显弥足珍贵。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