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

为何央视315和春晚一样,一届不如一届?(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3-21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之所以对315晚会的存在推崇至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很难接触卖家背后运作的事实,即使是成为被侵权对象,也会受维权意识、成本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合理对待。 此时315晚会不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之所以对3·15晚会的存在推崇至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很难接触卖家背后运作的事实,即使是成为被侵权对象,也会受维权意识、成本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合理对待。

  此时3·15晚会不管是曝光了哪些企业的非法行为,都会令普通消费者大快人心,进而使他们相信这项活动是为自己发声。长此以往,消费者也就逐渐对3·15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潜意识把其当做了打假的代名词,指望着一场晚会能遏制住层出不穷的商业犯罪。

  而实际上,3·15晚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威慑,而非维权。一个国家的消费者维权问题,是关乎市场运作和公民权利的大事,它所能依靠的解决途径是国家维权机制的完善和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而不是一场曝光部分企业作假的宣传。

  一个社会对一次威慑行动越发期待,就越说明消费者对目前的维权现状不甚满意,才会把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像3·15晚会这样的官方打假行动。从这个角度讲,3·15的震慑力和影响力越弱,反面印证了当前消费者维权渠道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开拓,这和一个国家警察越少就越说明犯罪率越低的道理相似,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国外对3·15的重视,更多是从规则和教育方面来纪念这个节日,而非像我国这样演变成一场威慑企业的晚会。可以说,它的存在反面折射出我们国家的消费者维权现状的严峻。而只有拥有更完善的监管制度,企业树立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比如春晚越来越众口难调,除了导演和多方因素的限制之外,也是因为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是时代进步的潮流,而3·15晚会影响力逐渐减小,并终将被代替,或许同样是消费者维权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