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厄运来临?斩首记者触底线 英美将联合对抗ISIS组织
2014-09-04未知 编辑:生活百事网
英、美将再连手入中东。伊斯兰国(IS)连斩2名美国记者,再将刀锋指向英国人质,使原先承诺不加入美国空袭行列的英国首相卡麦隆态度丕变,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结盟,两人拟在4日举行的北约峰会中,进一步寻求中东国家支持。
众所瞩目的北约峰会将于英国韦尔斯举行。《每日电讯报》报导,作为东道主的卡麦隆,已获国内跨党派支持,对IS进行空袭,也不排除再度派遣军队进入伊拉克,协助军事训练。他日前暗示,美、英不会主动干预伊拉克,而会因应巴格达当局要求进行。
IS两周前先斩40岁的美国记者佛利,日前再斩31岁的美国记者索特洛夫,随即威胁将再取走1人性命,据称是44岁的英国人道工作者海恩斯。美国国内批评声浪渐强,英国也面临强大舆论压力。
《卫报》分析,英、美当前可能的策略包括:派遣特种部队援救人质;英美携手,扩大对伊拉克空袭规模;美国对IS叙利亚势力发动空袭;英国扩大对伊拉克反IS势力输送武器;改革伊拉克政府军,及进一步武装叙利亚反抗军。其中,由于始终无法掌握人质地点,遣军援救几无成功可能。
华盛顿与伦敦当局也亟欲寻求盟国支持,《卫报》指出,已确定的国家中,在北约内部有美、英、法、德、义等国,均已向库德族军输送武器,可望进一步说服加入对抗战线;非北约国部分,澳洲则是美国政策坚实的盟友。
此外,奥巴马日前也表示,有必要整合中东地区的盟友。除伊拉克当局外,属于北约的土耳其拥有强力空优,在候选之列;伊朗支持伊拉克新政府,且反IS立场态度强烈;约旦国王阿布杜拉将出席北约峰会;湾区国家则态度摇摆,沙乌地、卡达和阿联酋,最多以资金或安全协调方式支持。
不过,即使IS狭人质要挟,奥巴马和卡麦隆均表示,不会因此退却或支付恐怖份子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