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中国经济解读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过巅峰?(2)

2015-12-16未知 编辑:新闻百事网

 
因此,随着廉价农民工劳动力供应放缓,随着投入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资本超出可持续的利用率,结果是(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升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减速。鉴于这种经济模式要求将过剩储蓄重新投入新的生产,消费将保持相对低迷。就像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苏联,这种经济模式迟早会在某个临界点上停摆。
 
中国应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举措——一项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16%的刺激计划——如今被广泛视为一项政策失误。地方政府得到了大量银行贷款,用于为基础设施、住房及制造业的资本支出提供资金,以便实现上级规定的GDP目标。2007年至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翻了一番,一半以上的银行放贷被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很大一部分资本形成是非生产性和浪费的。
 
刺激计划还使得地方党政官员通过侵占土地出让收入、收受回扣以及染指承接项目的建筑企业的所有权来中饱私囊。这带来了官场精英群体的炫耀性消费热潮,以及随后以“反腐败斗争”为形式的强烈反弹。
 
中国银行业也遭到削弱。任何主要经济体都无法在不出现资产质量迅速恶化的情况下,维持30%的年度贷款增速。中国银行业普遍不愿承认不良贷款:发放给不盈利或资不抵债的借款人的流动性只是被滚转,因此,真实的不良贷款率很可能在两位数,而仅为2%的官方数据难以令人信服。往好了说,中国的银行体系将发现自己缺乏股本,无法向支撑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盈利企业分配资本。在最坏的情况下,对烂透了的腐败银行体系缺乏信心将导致市场对中国资产全面丧失信心。


大家都爱看
马云是否走下了神坛,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有多大马云是否走下了神坛,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有多大 中国经济发展得如此迅猛的根本原因有哪些?中国经济发展得如此迅猛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