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妹女工下班变身约会体验师图片 月收入破万 第一次约会聊什么(4)
2015-10-22未知 编辑:新闻百事网
示意图
背景
创业公司搭建外来务工人员“下班约”平台
想出“约会体验师”这个点子的,是位于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的一家创业公司。公司创始人李永龙说,“异地化”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键的问题,对新环境陌生、孤独、信息滞后,找不到归属感。为了给蓝领工人提供精准匹配的信息,李永龙想到给他们专属定制一个社交平台的APP。APP几经尝试,因为“下班后,约吗”的玩笑话,8月诞生了独特的新名字:“下班约”。进入界面后,一个醒目的“约”字雷达能根据距离、年龄、家乡、个性标签推荐匹配的用户。用户图标浮动在“约”字周围,一键邀请,邀请还可以个人定制,也可以先聊天,熟悉对方后再“约”。李永龙说,目前软件注册用户5万多,平均每天每人至少点击“约”字5次。
由于软件刚起步,活跃用户还不多,他们想到要做线下推广,尤其是地面推广。“要教人使用,为了冷启动、激活软件。”李永龙说,“要不找可以和工人打成一片的地推”,这个职务就是“约会体验师”。为试验这个方案,他们把目标锁定深圳观澜富士康。
像小青这样相对固定,干得比较出色的约会体验师目前还有3位女生。公司有意向将她们培养成线下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组织工人参加活动,月薪至少6000元。
追问
“约”得安全吗?
李永龙称,公司会为约会体验师购买保险,保障人身安全;如果是用户,那公司就无法保证。“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约会交友的平台,构建的社交环境场所围绕同工厂、同工业区,约会的对象都是工厂里的工友,如果想犯罪,成本会很高的。”公司也在着手增加厂牌信息认证、引入评价体系,供用户参考和识别与其约会的对象,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李永龙举例说,评价低或者没有评价的、没有厂牌认证,这样的用户信用度低,自然少人肯“约”。另外,公司会时刻监控后台,如果觉得某用户发布的内容含不良信息,也可以“举报”,后台会进行调查后并作相应处理,同时也提醒用户与对方建立信任后再进行约会,保护个人安全。
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邬德律师认为,线下约会的安全性问题与软件公司平台无关。邬德表示,社交软件公司只是提供沟通的平台,线下的约会行为是个人行为,公司不需要对此负责。法律规定过错是应该做的而没有做,“约出来不代表一定会出事,因此公司没有义务保障线下约会的安全”。
鉴于国内网络环境,邬德认为软件公司有义务在后台对敏感的关键词和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进行监控,但不宜过多干涉用户私人聊天,干涉用户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