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让电影、影迷和电影节一起成长(2)
2017-06-24 编辑:
想起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的一个小插曲。电影节播放了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许多观众大呼“看不懂”,戴锦华教授对此“大为光火”地表示,看不懂艺术电影的,就回家惭愧去。戴锦华说,《镜子》在1975年曾让整个莫斯科为之沸腾,在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安东里奥尼的辉煌时代,所有电影都是在四五百人的大影院放映的。“每一部新片的放映都是节日,一票难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票房TOP50的一半以上是这些大师的电影。”她认为看懂看不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背后折射的是很多人对“单一审美趣味的洋洋自得,是对所有差异性——且不说批判性——的拒绝”,“资本的逻辑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消费逻辑:不付出或者说最小付出便能获得快感”。她提出:“电影教育是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一般的艺术教养和艺术修养,在中国还远远不够。”
显然,电影节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最通俗、最容易被影迷们接受的电影教育和艺术教育渠道,这里展映的不是“单一的、娱乐性的、消费型的”电影,而是“多元的、丰富的、世界各国的”影片。这是影迷们的嘉年华,他们疯抢电影票,愿意走进影院欣赏他们“看不懂”的电影,并在观影结束后在类似豆瓣这样的电影社区或微信群中相互交流,慢慢从凑热闹的影迷变成懂电影的迷影。这也是上海电影节不容忽视并应该深挖的意义之一。它可以、也应该为观众提供一个通过观影形成自己电影美学品位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