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严选和最生活的毛巾我都想买,他们有共同的敌人(2)
2017-05-25 编辑:
用户给的差评都落在了淘宝的小经销商身上,毛巾厂过了一年摇身一变换个名字照样生产劣质毛巾。也像那些卖两三百元的乳胶枕,也许其中也有“良心品质”,但在买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买到的那一个是不是“良心品质”,对于真正需要乳胶枕的人来说,挑选成本远大于“+1000上丹麦品牌”。
实际上,网易严选、米家有品和名创优品解决实际上是“如何在单价在10元~400元底端产品上建立客户反馈和品牌积累”的问题。树大招风的三家新零售标杆,被无数的媒体、同行和消费者盯着,露出一丁点瑕疵就会被“拉出来批判一番”,很多它们的消费者恰是看中这一点。
你不同意就是不客观,在毛巾哥事件之前,整个毛巾行业都没创造出过一篇10万+,谁会关注一条劣质毛巾呢?
有了有效的反馈和积累,才有可能摆脱价格竞争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才有可能在质量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大众接受、厂商接受的新平衡点。
抄袭原罪
让国人认可国货的质量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这是所有国产品牌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非电子产品,比如一条毛巾。
尽管我们做的专业一点,毛巾还是可以通过吸水性、颗粒吸附性、抗菌性等几个角度进行一番“数码产品式”的评测。
但一个正常人的毛巾消费流程里,绝对没有“花20分钟学习纺织业基础知识”、“15分钟阅读一篇专业毛巾评测”和“花一下午对比各家毛巾参数”这样的步骤。
“简单可依赖。”
我的同事在描述米家有品和无印良品的时候,要求把百度的这句公司价值观“张冠李戴”上去。
为了让不愿意动脑的消费者能直观的在购买前感受到品质,几乎所有的中国新零售都采用了一种带有原罪的启动方式:不仅在质量上要与大牌相同,在外观、设计和风格上也要抄袭大牌。
2015年12月,网易严选上线的第一波宣传,以“大厂同款,价格砍半”为主旋律的海报上线。
这种做法不仅违反商业道德,而且涉嫌违反相关法律,但效果达到了。网易严选四个字在在争议中被广泛知晓,在一年之后的2016 Q3,网易严选等电商的净收入已达20.8亿,成为网易除游戏外最大的收入。
事实上,峰瑞资本副总裁黄海在2017年年初的一次播客中透露:“经过我们数据统计网易严选中‘大牌同厂’的SKU只有30%到35%。”
并且这类产品还在不断减少,现在你几乎只能在严选首页找到“大牌同厂”的产品——为了给新用户一个清晰的定位——点进各品类的分类目录和详细商品页,绝大多数商品都不再有“某某品牌同厂”的字样。
在“抄袭”的谩骂中,米家的台灯拿了小米的第一个iF设计金奖。和以往被人说“能花钱买”的入围奖不同,iF的金奖是买不到的。
在“中产”的花式不屑中,“国产10元店”名创优品开始和特纳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咱们裸熊”动画的正版周边日用品。
在不断的自我洗白中,先入场的新零售们还学会了利用自身的原罪进行借力营销。
在中国回应抄袭的一种“正确姿势”,望周知。
网易严选和最生活其实都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没有道德洁癖,两家公司之间解决商业纠纷的唯一途径也不是写稿,而是打官司。
于是网易严选回应最生活的同时宣布了网易严选毛巾打折,一下就把注意力转化成了大量的购买行为。而最生活也不慌不忙的又回了一条,希望把热度继续维持下去。
反倒是他们共同的三类敌人成了这场公关战中的“最大输家”:
所以,我一点也不关心严选和最生活最后谁输谁赢,反正他们已经替我向前两年卖我劣质毛巾的厂商报了仇,我很开心。
我甚至期望,新零售领域的版权战和宣传战多一些。总比天天打价格战再把自己逼上卖劣质商品的绝路要好一些。
相关阅读:
阿里巴巴扶持线下零售行业,国有企业成了它的新猎物
2017年春节之际,PingWest品玩在北京儿童医院做了一件小事
网易招聘促销那些洗脑音乐都怎么做出来的?
品质良好、价格实惠,这就是网易严选的电商逻辑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