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领投A轮 他做AR眼镜解放一线工人双手 出货约1000套
2017-05-23 编辑:
◆ 佩戴着自家眼镜的苏波。
文| 铅笔道 记者 连然
?导语
“哐当。”
埋头研发的工程师们诧异地看向楼上,争执声隐隐传来。
“通宵熬这么多天,我们真的尽力了,你不能这么一句全否定…”声音渐渐低下去。“这个东西我不要了,重做!”苏波毅然决定。
这是2016年5月中旬,0glass的AR眼镜发布前半个月的一天上午。“宁肯推迟发布会,也要在东西能拿得出手时再拿出去。”
6月,符合苏波预期显示效果与佩戴舒适度的0glass如期发布。
苏波在2014年10月立项AR眼镜的产品研发,次年12月成立青橙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0glass深圳增强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文中简称0glass),去年6月推出墨镜式AR一体机0glass。
0glass致力于工业级AR智能眼镜、算法的开发优化与应用,可根据工业领域中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开发与解决方案。
目前,0glass合作的开发者客户将近30家,直接客户15家,多为华为、江铃汽车等大型国企及军工企业。设备订单累计有1500多套,其中正式出货约1000套。
注: 苏波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工业+AR
在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时,苏波接手过AR+营销、展览展示、舞台美术这三个领域的许多项目。
2008年,苏波在与西门子、GE等大型企业合作拍摄工业宣传片时,对工业生产工艺与流程有了深刻了解,也对其中的痛点有所知晓:
产业工人迟迟未能享受到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便利。在生产流水线上,运作以秒为计算单位,他们始终需要以第一视角来作业。而现有的信息技术终端能提供第一视角的很少。
但当时的苏波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法子,是Google Glass给了他启发。2013年,苏波通过各种渠道,提前看到Google Glass智能眼镜的雏形,意识到工业生产中的痛点有了解决之道。
而此时他已做到深圳水晶石副总裁的职位,发展遇瓶颈,想要创业一番施展拳脚。
尽管营销与展览展示对AR眼镜也存在需求,但在他看来,此需求仅为“痒点”,并非痛点,还拥有很多可替代方案。
工业领域则不同,AR眼镜能解决工业生产领域三大痛点:以第一视角呈现设备终端信息,解放一线工人的双手; 帮助管理人员实时管理员工的工作细节;客观采集和输出一线员工工作的大数据。而这三点的解决,尚无可替代方案。
综上考量,苏波选定“AR眼镜+工业”为创业方向。他随即一边做市场调研,一边组建团队。
期间,苏波前往以美国、色列等国家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产品形态方面:要开发双目式方案而非单目式方案——若用户长期佩戴使用单眼聚焦,视力将受到一定影响;要做形态自然的墨镜式而非头箍或头戴式。
技术方面:现有的技术尚不成熟,与7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相似。基于此,做工业级AR智能眼镜更为合适。
团队也渐次完善。之前在水晶石为华为制作项目时,苏波与普天深圳研发中心总工程师王友初熟悉起来,后者拥有丰富的智能硬件研发经验与工业领域工作经验。当苏波发出邀请后,47岁的王友初爽快答应。
硬件的负责人有了,还得找软件的。他对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副总工程师徐泽明博士很感兴趣,力邀其加入,却迟迟未能说服。直到苏波后退一步,“兼职也可以”,徐泽明方被打动。兼职半年后,徐泽明辞掉超算深圳中心副总工的工作全职加入。
“年长才做得来工业”
2014年10月,三人正式立项AR眼镜的产品研发,同时成立了青橙视界咨询有限公司。
苏波欲先以咨询形式为国家电网、西门子等大型企业出谋划策,即针对生产、管理与培训过程中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另外,这其实也是考虑到大众对AR眼镜认知度低,需要市场教育铺垫的无奈之举。
彼时,他们的产品尚未研发完成,苏波选择以视频方式向客户展示AR眼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他以国家电网高压设备的巡检过程举例:
电力设备安全第一,容不得偷懒疏忽。之前的巡检,工人只要拿着作业指导书打了勾就意味着去过了。但究竟去没去过,管理人员是不清楚的。如果在巡检上使用AR眼镜,就能实现实时巡检。工人若是漏检,管理人员的手机便会收到响应报备。
◆佩戴0glass巡检
不少客户对此类应用颇为认可,愿意先行立项(大型企业一般先要立项,第二年才能开展项目)。
在此过程中,苏波不但能从与客户的交流中发现问题、验证想法,还打下了产品的客户基础,“我们在烧水的同时,把菜也洗好切好了”。
一年后,团队研发出AR眼镜相应的工业级算法,三人自筹的500万元也将近见底。
11月,苏波和CTO王友初在国家电网湖北超高压部做调研。一天晚上,和君资本的投资经理加了他微信。对方找他谈项目的心情很急切。苏波回到深圳后,连家没回就去会见。
当时团队已将AR眼镜的主板研发完成,对方体验后觉得不错,也认可苏波提出的工业应用方向,并建议苏波成立科技公司,方便日后研发的开展。
12月,苏波成立青橙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但融资却没能顺利进行。“有一位投资人反对,理由是我们仨平均43岁的年纪太大了”,苏波无奈一笑。这项投资就此搁置。
而当和君资本的人在国外调研一圈回来后,还是在次年3月投下了400万元的天使基金。因为他们发现,国外做AR+工业的公司创始人平均年龄比苏波他们还大,得在46岁。
这源于工业的特殊性:年轻人多对工业场景不了解,缺乏积累沉淀,年龄较长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工业场景特性与客户痛点。
三一重工领投A轮
去年6月,青橙视界发布了AR智能眼镜产品,一款墨镜式AR一体机 。因为是全球第二款类似产品,第一款尚未量产,所以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之一在于没有参照物,全靠摸索;同时,他们要将所有零部件都做的很小,才能集成在墨镜式一体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