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近况:世界面临新冷战思维需多对话|戈尔巴乔夫改革简历(3)
2015-01-01未知 编辑:生活百事网
戈尔巴乔夫简历
戈尔巴乔夫,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赤卫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3岁开始定期在农庄里劳动,后当上了康拜因操作员助手。
15岁参加工作,最初任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机械师。
195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委第一书记、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
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负责人),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
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
1966年9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
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78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
1979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80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增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85年3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口号,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为结束“冷战”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于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88年6月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
1990年3月15日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
1991年8月22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致力于缔结联盟条约的工作,但12月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声明,并宣布了苏联的解体。苏联国家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2014年4月,俄罗斯总检察院收到国家杜马议员有关对苏联解体原因及苏联前总统所起作用进行调查的申请,戈尔巴乔夫称愿意配合总检察院调查。国家杜马议员们请求俄总检察长柴卡就苏联解体对相关人士进行刑事立案,包括当时管理国家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在接受《莫斯科回声》电台采访时表示,“如果检察院认真对待此事,我愿意配合检察院。给议员们一个答复。应该召集当时投票批准《别洛韦日协议》的所有杜马议员,以及协议的所有各方。一切都很清楚,不需要调查,直接做出决定,上车送到马加丹州的集中营”。
2014年10月9日,苏联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巴乔夫因病住院。
2014年11月,参加柏林墙倒塌25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6日与德国官员会面时表示,他支持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 。"我绝对相信,普京维护俄罗斯利益的兴趣要比所有人都要大。" 戈尔巴乔夫还表示,目前的乌克兰危机为美国挑衅俄罗斯提供了"借口"。
戈尔巴乔夫表示,世界正处于新的冷战边缘,西方应该通过与俄罗斯对话重建互信。在11月9日的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之际,戈尔巴乔夫说,西方世界已经“被必胜心态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