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制胜,ofo如何灵活抢占市场第一?
2017-05-20 编辑:
在武侠世界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商业世界同样如此,尤其在互联网行业。近些年来,以快制胜的案例不胜枚举,电商、团购、网约车、互联网金融领域均有过类似情景,同样的剧情正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互联网行业,当补贴大战愈演愈盛,以快制胜往往成为创业企业核心能力。本质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趋同化愈发严重,从商业模式到产品原型,很难找到太多差一点,更多的只是换一种颜色。这种情况下,一步快往往能步步快。过去两年里,很多人惊讶于网约车的疯狂的烧钱速度,实际上是没看到烧钱背后的无奈。每一个热门领域,背后总是扎堆各路资金甚至是国内几大知名巨头撑腰,每一个项目都想笑到最后,但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网约车行业不是那么疯狂的烧钱,滴滴Uber之外的那些平台可能还能多存活些时日,但行业会陷入胶着战,也会给每一位玩家带去更大的人力财力消耗。所以,对于背景强大的领头羊企业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花钱抢时间,通过提高门槛的方式减少竞争者,快速坐稳市场份额。
这样的剧情此刻正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领头羊正是ofo和摩拜。有意思的是,共享单车领域的开端却有很多的行业差异点,比如车型,比如押金,比如模式,不过最后都会趋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会有人借鉴。
过去的几个月里,共享单车出尽风头,无论是融资速度,还是话题关注度,都很有爆炸力,ofo和摩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抢占市场速度还是融资速度,两家出发点不同的企业却显得你侬我侬,亦步亦趋。双方你来我往的交手中,ofo显得更为游刃有余,也更为灵活多变,因为轻所以快。据公开报道显示,ofo花6个月进入100座城市, 而摩拜则花了12个月进驻50座城市,产品差异化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产品快,模式也要快
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ofo的产品形态在竞争初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制造维护成本低,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随着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节奏加快,成本优势也被快速放大。举个例子,投放同样的城市同样的单车数量,ofo与竞争对手所需资金可能存在倍数差异。从这一点来讲,ofo在竞争初期是占据主动权的,用更少的钱覆盖更多的用户。当然,产品形态优势也会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消退,如上文所言,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是会有人借鉴。
保持领先的同时,ofo顺势推出“ofo开放平台”,并面向全球合作伙伴开放API,也是共享单车领域第一家提出开放概念的企业。ofo首席产品官陈为表示:“通过技术开放、服务开放,让ofo的技术能力在广泛领域得到应用,这不仅能促进共享单车的快速普及,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一个以合作为中心的生态体系。” 目前,滴滴出行、蚂蚁金服、中国电信、中信银行、万科地产等行业巨头已成为ofo开放平台首批战略合作方,其中滴滴出行已全面接入ofo开放平台的API接口,双方在用户注册、认证、押金缴纳、在线支付、客户服务等方面全线打通。
实质上,共享单车是能够成为用户出行方式衔接的神器,高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ofo开放平台的推出,能够让用户在更多的平台使用共享单车。通过开放连接各大知名品牌,ofo很容易与其产生强强联合的示范效应,品牌影响力和流量均可产生协同效应。例如,用户通过滴滴乘坐网约车时,可以同时预约ofo,实现两种出行方式的无缝切换,反之亦然。再比如,电信的用户可以通过开放合作轻松使用ofo,反之,ofo的用户可能同样需要使用电信服务。
从商业的角度讲,双方合作能够快速产生协同效应,双方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影响力均可相互转换。
另外,一旦ofo和摩拜在主战场全面开战,率先倒下的并不会是ofo和摩拜,而是市场上的中小玩家,他们很难抵抗两大巨头的强力进攻。对于他们而言,ofo的开放平台或许也是延续产品的一种可能。
开放在于创新,而不在概念
看衰共享单车的理由有很多,而盈利模式不明朗恐怕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如同当年看网约车市场,很多人会想这两家企业疯狂砸钱图什么呢?收费那么低什么时候才能赚钱呢?实质上,很多人只看到网约车的烧钱大战,而未看到网约车平台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粘度以及深度。以滴滴为例,手握过亿用户,鼎盛时期日订单量过千万。这些数据的背后,均代表用户与滴滴平台之间无数次的交互。通过大数据分析,滴滴可以非常精准得出用户画像,家在哪里,公司在哪里,日常活动地点,从而判断出用户层次以及相关喜好。而当下商业环境里,用户最值钱,数据最值钱,难道我们还能说滴滴平台没有价值吗?
同样的道理,放在共享单车领域亦是行得通,通过相对固定的成本,快速低成本的获取海量用户,并通过运营手段鼓励用户骑车出行,这也是了解用户的一个过程。
通过用户画像,ofo可以很好的与各领域展开增值服务合作。例如,银行以及连锁经营机构普遍拥有自己的积分兑换计划。ofo小黄车经济实惠的押金和骑行费用可以为这些机构的客户消费积分提供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比如积分兑换ofo使用时间,用户能够免费骑车,同时极大促进合作伙伴App的用户活跃度和积分使用效率。此外,ofo也可以为银行提供信用卡推广合作,根据不同的人群定位,推送针对性的信用卡产品,有效提升用户转化率,降低银行推广成本。
在大数据基础上,ofo的开放平台存在很多可能性,也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甚至可以免费提供共享单车服务。更重要的是,平台的服务价值得以体现,用户的使用体验的得以提升。例如,当用户乘坐网约车遭遇堵车时,App自动提示附近有几辆ofo,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更换交通方式。
无论网约车遭遇过多少非议,网约车玩家最终是能被用户记住的,他们深刻影响并改变许多人的出行方式。现在,共享单车也有机会影响更多人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从而体现行业的价值。
“
「牛科技」是专业科技消费媒体,专注于科技数码产品报道,以及公众企业的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