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网宿之后,腾讯云等五家获CDN牌照;未获牌照2018.1.1后禁止运营
2017-05-19 编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6年底,工信部向阿里云、网宿科技两家企业颁发了内容分发网络(CDN)业务经营许可证。自此,国内CDN产业进入牌照时代。
而笔者近日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获悉:继阿里云、网宿科技之后,又有五家企业拿到了CDN牌照。这五家企业分别为:腾讯云、蓝汛通信、帝联科技、同兴万点、福建光通互联。
目前行业内经营CDN业务的还包括:世纪互联(快网)、七牛、又拍云、白山云、云熵、迅雷(网域、网心科技)、UCloud、金山云、云帆加速、供销大数据、沙塔、云端网络(VeryCDN)、高升控股、乐视云、百度云等公司
2018年1月1日起,未获CDN牌照企业停止经营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蓬勃发展,我国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无序发展的苗头也随之显现,亟须整治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对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开展清理规范工作。
在具体的清理规范工作中,便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该项业务。由于CDN产业普遍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所以为了加强经营许可管理,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从2017年1月起开始依法查处CDN无证经营问题。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清理规范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7]32号)要求,“未按期承诺的,自2017年4月1日起,应严格按照其经营许可证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经营活动,不得经营未经许可的相关业务。未按承诺如期取得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自2018年1月1日起,不得经营该业务。”
这意味着,尽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从事CDN业务的企业有很多,但是如果无法在2017年获得业务经营许可证(俗称正式牌照),那么将在明年起被依法查处停止经营。那么,既然2017年是国内CDN企业申请牌照的关键时期,企业在具体申请过程中会面对哪些流程呢?
必须通过三项评测才能申请CDN牌照
众所周知,涉及到电信业务正式牌照的申请工作,一般申请企业必须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有关经营增值/基础电信业务的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等基本要求。除此之外,企业在申请不同具体业务时,还需满足其他重要要求。
而在CDN牌照申请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专家刘芊岑便表示:“除了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申请企业必须通过三项评测才有资质申请CDN牌照。”那么,刘芊岑所指的“必须通过”的三项评测究竟是哪些内容呢?
据悉,三项测评分别为: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接入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具体涉及备案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日常监督管理、资源管理、异常及告警、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访问日志管理、业务状态监测等。
而在具体申请CDN牌照流程上,企业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交,随后便由评测机构进行评测并给出结果,全部通过评测后提交CDN申请,交由工信部或省通信管理局进行审核。通常情况下,评测机构进行评测时间周期为20个工作日,而部/省管局审核时间周期为60日。
国内CDN产业百花齐放
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从全球角度来看,在2010年~2015年,全球CDN市场复合年增长率27.7%,达到49.5亿美元,预计将于2020年达到157.3亿美元,从营收贡献来看,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市场,而亚太地区将会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翻看CDN发展历程,早期CDN服务主要针对静态/动态web页面进行分发,而随着21世纪初多媒体数据的爆发,CDN服务也主要开始针对大数据量的媒体流进行分发。发展到今天,随着大视频、直播、VR、游戏、社交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国内的CDN产业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第二春。
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便指出:“CDN网络简而言之,就是以存储换空间。尤其在大视频时代,网络压力太大,亟需新的技术支撑,存储下沉到边缘应用而生。目前,CDN行业还处于竞争激烈的状态,专业的CDN服务商通过综合性解决方案维系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利用管道优势大举进入CDN市场,市场流量被分化,互联网企业也利用云计算发力CDN,整个CDN市场一片繁华。”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数十家企业在从事CDN业务,而获得正式牌照者只有上述七家企业。目前CDN市场格局,刘芊岑指出:“伴随一系列互联网相关政策的出台,尤其是‘互联网+’行动的发布,CDN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目前,国内CDN市场主要包括:传统的专业CDN厂商、互联网企业自建、视频企业、代理CDN厂商、三大运营商等。”
三种类型CDN企业成鼎足之势
国内CDN产业一片繁荣,致使入局CDN者逐渐增多。目前,CDN产业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企业。
第一类为:网宿、蓝汛为代表的专业CDN服务商;
第二类为: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派厂商;
第三类为:以网心科技、云帆加速为代表的共享型新兴厂商。
由于基础运营商自建CDN主要用途在于支撑自身增值业务,目的在于缓解骨干网的压力和优化疏导端到端的流量。所以,在划分CDN类别时暂不将基础运营商划归之内。
自2014年阿里云公布自建CDN商用开始,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巨头便不断以价格战割占市场,由此也使得传统专业CDN服务商市场份额一度节节败退。但是,多数客户在经历了低价CDN服务之后,似乎又有回流趋势。网宿科技营销中心总经理孙靖泽认为:“价格战是任何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充分竞争之后,市场会恢复正常的商业盈利状态。”
在反复比较第一类和第二类企业的CDN服务之后便会发现:第一类企业强在中立性、专业性,以第三方服务商自居,能够根据客户实际加速需求给出定制型的服务;而第二类企业原本CDN服务属于自用,依靠其庞大生态资源,可以将价格拉低进而争取客户。如果将以上两类企业都比喻为开服装店的话,第一类为客户量体裁衣,量身定做,价格自然会稍微高一点;第二类为现有不同尺寸服装从中挑选,例如M号、XXL号、XXXL号等,服装已经成型,客户只能选择现成品,价格自然会低一些。至于哪个穿上去更合身,客户心中自有分晓。
除了以上两类CDN企业竞争激烈之外,第三类企业也呈现出了异军突起之势。例如,网心科技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和H.265等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CDN成本,价格公开透明。小米CEO雷军曾如此评价:“星域CDN(网心)把闲置的带宽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全部连接在一起,然后提供给需要的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东西,有点像CDN领域的Uber,会对整个行业有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