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QQ看点,QQ的新看点
2017-05-18 编辑:
文 | 阑夕
5月10日,新浪UC悄然结束了其15年的即时通信软件之路。这个2002年由贵州朗玛开发制作,2004年被新浪以总计不超过3600万美元代价收购的及时通信软件,曾经一度是仅次于QQ、MSN之后的中国第三大IM。
根据易观国际2006年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截至2005年底,QQ、MSN、新浪UC在中国IM市场的份额分别为77.8%,10.6%,3.2%。后两者如今在国内市场均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曾被他们视为劲敌的QQ则依然是国内主流IM。
「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将会使你变得更强壮」,在QQ身上,腾讯人一定对尼采这句话有着颇深的理解和感悟。QQ不仅没有被打败,腾讯更是基于QQ延伸出了QQ空间、腾讯网、QQ游戏、QQ音乐、腾讯视频等诸多业务,一时鲜有敌手,以至于创业者一度被问及最多的就是「你做的事情如果腾讯也做会怎么样」。
如今的QQ平台则更是被腾讯视作新产品绝佳的「试验田」,在平台活跃用户超过六成为90后,DAU、MAU位列国内移动产品前两位的背景下,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比QQ更适合试验新功能和产品的地方。
相比一向「克制」的微信,QQ的用户群更年轻,也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在近期更新的QQ 7.0 版本中,腾讯则对其QQ看点的功能做了大幅改版,近期声名鹊起的绝艺团队为其提供AI技术支持,因此QQ看点也被视作腾讯继天天快报之后,挑战今日头条的新生力量。
相较于出身腾讯OMG事业群的天天快报,生于QQ生态下的QQ看点无疑得到了更多来自QQ的支持,时至今日也并未选择从QQ中独立作为一个App。而在其新版本中,QQ看点增加了短视频、支持弹幕等新功能。这被视作与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跻身百亿美元估值俱乐部的头条直接对标。
以「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而著称的今日头条可以说是创立了个性化资讯推荐这个赛道,而随着深度学习热度的提升,拥有流量和场景的今日头条也在「AI+信息」的方向上不断深挖。「今日头条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头条的投资人沈南鹏曾在乌镇接受采访时颇为自豪的这样表示。
QQ看点则引入了腾讯「绝艺」团队的AI技术支持,「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绝艺的名字来源于唐朝诗人杜牧对围棋国手王逢的赞叹,它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也是在围棋赛场上。绝艺一方面通过深度卷积网络训练,形成策略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对弈得出价值网络的做法,更像是中国传统武侠中常提到的一项技艺——左右互搏。
「略观围棋,法于用兵,三尺之局,为战斗场」,这是经学家马融在其《围棋赋》中的感慨,在围棋上业已证明自己的绝艺团队,也同样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下得到应用和证明。
而同样都是AI+信息分发,QQ看点与今日头条最大的不同或许在于前者拥有QQ的社交关系链作为依托。一方面QQ积累的社交关系链和用户画像,使得用户并不需要去「调教」QQ看点,QQ看点在用户使用之初就可以达到较高标准的推荐效果。基于这些已有的账号体系和用户行为数据,在绝艺团队的AI技术支持下,QQ看点也更能够理解用户想要的是什么。
另一方面则是社交延伸到内容上天然的便利性。
从社交到内容是一件看上去更容易的事情,社交关系是骨肉,内容则是流淌于其中的血液,社交关系不死,则内容需求永生,变的只是内容生产者和流行的内容形式。
但从内容到社交沉淀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曾被看作是社会化媒体的微博,屡次尝试,也依然无法跨越从内容到社交的鸿沟,维持在Follow这样的弱关系上。
2011年7月,微博在PC端推出「微博桌面」产品时,当时新生的科技媒体36氪用,「QQ是IM附带微博功能,‘微博桌面’是微博附带IM功能」来描述这款产品,但最终微博也未能成功在IM功能上更进一步。
对于微博这样强内容弱关系的平台如此,那么对工具属性更强的今日头条而言,其社交之路就只能寄希望于「抖音」,这样独立于头条产品外的内部孵化项目,但单纯地在社交赛道上赌博,那就又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了。
头条近来力推的头条问答,本质上就是希望让用户在头条上沉淀关系,哪怕只是社区一般的「关注」关系。
因为社交关系链的背后意味着留存,微博总裁王高飞曾在其电话会里多次提到头条的留存问题。面对借助流量红利迅速崛起的今日头条,王高飞似乎很坚定地认为头条能做的微博也能做,微博拥有的社交关系头条则没有。毕竟个性化推荐引擎在AI大潮下已不再新鲜,而能够让内容更广泛传播的社交场景则在腾讯、微博这样的公司手中。
相较47%用户年龄为24-30岁的今日头条,QQ看点所依托的社交关系链则更年轻,目前90后用户占QQ活跃用户的比重超过60%,QQ看点所面向的用户也正是今日头条所欠缺的。因此在内容上,QQ看点也更加重视年轻用户的喜好,以及短视频这样的表达形式。
面对强大的头条,QQ看点并没有将其作为直接竞争对手,而是如乔布斯所言,「我们不是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而是要与竞争对手做的不同」。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