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视频图片印度渔民回忆:活着就难忘海啸记忆
2014-12-26未知 编辑:生活百事网
生活百事网 印度洋海啸明天10周年。印度南部渔村幸存者说,「只要一息尚存,灾难记忆永难抹灭」。
「印度人报」(The Hindu)今天报导,坦米尔那都(Tamil Nadu)省坎尼亚古马里(Kanyakumari)县当年共有801人死亡、72人失踪。
当地梅拉马奴库迪(Melamanukkudi)村种姓长老会议(panchayat)主席亚历山大(K. Alexander)在纪念活动中说,「只要一息尚存,灾难记忆永难抹灭」。这村落当年有115人死亡。
科迪帕都(Kottilpadu)村37岁的玛丽(R. AgnesMary)在灾难中失去儿子和3个女儿。她落泪回忆,当年12月25日一家人还驾船开心出航。海啸后,她不醒人事吊在椰子树上,后来掉落地面。丈夫努力寻找孩子,却只找到两具冰冷遗体。
她在海啸后又生3个孩子。尽管如此,玛丽至今无法摆脱痛失孩子的阴影。
科迪帕都村当年有207人死亡,海啸后只找到199具遗体。逃过死劫的农夫杰洛姆(J. Jerome)说,海啸肆虐后,当地迄今没象样道路和排水系统,不流动的污水威胁村民健康。
报导说,尽管当地已建新桥,因海啸而四分五裂的联外旧桥就在一旁,见证不堪回首的伤痛过往。
2004年南亚地震与海啸,估造成印度近两万人丧生、5000多人失踪,约65万人无家可归。其中又以坦米尔那都省和邦狄哲利(Pondicherry)滨临孟加拉国湾(Bayof Bengal)的海岸地区受创最严重。
回顾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