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从直播到共享单车,深扒“风口”背后资本做局的套路

2017-05-14 编辑:

  从直播到共享单车,深扒“风口”背后资本做局的套路

  近几日,行业圈里战火连天,撕逼成为主旋律。

  这边,陈欧大手笔进军共享充电宝,40天12亿资金涌入共享充电赛道,那边思聪少爷发下毒誓,这事要是能成我直播吃翔。

  这边,映客终于卖身。蓝湖资本殷明撰文指出映客不是一个可以建立长期壁垒的公司,那边投资男神朱啸虎怒了:“不懂装懂的投资人只能回学校里教书,根本不适合在风浪里搏击!”这两年他的话几乎是很多创业者眼中的“政治正确”了。

  这边,百雀羚神广告毫无悬念地刷屏,那边就有人质疑说这广告是到处摘抄、移花接木。

  空空狐的苦情戏上演第二季,投资人开始炮击创业者,甚至晒出了女创业者拿着投资款一掷千金的发票照,这架势颇像一个声称看走眼被渣男睡了的妹子,晒出对方的酒店消费记录。

  而事实上我们看空空狐的融资报道,早在2015年8月就有网友评论“卖个二手衣服需要融资几个亿吗?傻啊”,“并不太理解这个为啥可以融这么多钱”。

  摩拜和ofo的战争则进入新阶段,先是“ofo员工”爆出公司内部贪腐严重、薅羊毛成风,接着是知乎上匿名回答说摩拜创始团队用投资款洗钱。

  如果说,前两年的创投圈是史诗大片一般的波澜壮阔,那么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了宫斗剧一般的波诡云谲、并且有越发低俗无聊的趋势。

  大事没有,小事不断,总体萧条,绯闻丛生。每当大的发展机会不再具备时,大家就喜欢互相搞,就忽然开始关注绯闻八卦。

  细究这些撕逼的本质,其实指向都是一个问题:靠谱不靠谱?这条赛道靠谱吗?这个项目靠谱吗?这个团队靠谱吗?这个创始人靠谱吗?

  质疑者可以列数各种逻辑数据,你这个事情根本不靠谱啊!支持者只需轻蔑一笑,那是因为你“看不懂”。

  按理说,“看不懂”理应是投资的屏障,但事实上它却具备黑洞一般巨大的吸引力。

  看不懂的项目后来怎样了?

  创业三年多,在商业分析领域,我自问已有一套,但是这几年2c的项目,仍然有很多我看不懂。每当这时,总会有“好心”的投资人站出来,帮我醍醐灌顶,刷新三观和认知。

  刚开始,不少O2O项目我看不懂,什么都要上门吗,这不就是补贴砸钱买用户吗?投资人说,那叫互联网思维抢占市场份额。

  刚开始,不少P2P项目我看不懂,这么乱来、政府一管不全死了吗?投资人说,那叫找到规则漏洞野蛮生长!

  前两年,不少90后社交项目我看不懂,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投资人说,那是因为你老了。

  前两年,不少图片社交项目我看不懂,不就是美图工具吗。投资人说,那是因为你的审美太low了。

  前两年,什么河狸家雕爷牛腩我看不懂,感觉就是讲故事吹牛逼啊。投资人说,那是因为你没消费升级没互联网思维。

  前两年,某社交产品我看不懂,除了交互好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点啊。投资人说,你不懂这叫克制。

  前两年,在线教育的投资火我看不懂,那么多单向灌输的课程,一节都听不下去呀。投资人说,那是因为你已经不在学习的年龄。

  去年,VR的爆火我看不懂,这技术是有多不成熟、头都晕啊。投资人说,时机已经到了,这就是下一代终端。

  去年,有一个知识付费产品我看不懂,明显运营炒作就是一流啊。投资人说,你得乐观看,他们是多么牛逼的团队,或许这个就是知识的未来。

  去年,直播的火爆我看不懂,这分明就是秀场夜总会啊。投资人说,你傻了吧,直播是未来是下一代社交。

  ……

  事实证明,以上的“看不懂”最后不是死了挂了,就是没有了声音,或者转型了,至于克制,后来张小龙都否认了。我看不懂且不看好的项目,就算融资时再声势浩大,最终也没有一个能成功打我脸。

  这件事情告诉我,要相信你的直觉和理性,尽管它们的证明需要时间。

  常言道,事反常必有妖。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看不懂,不合理的东西本来就不合理,只是需要时间来证伪。

  就像几年前,桃李创投的常亮同学说的,一切泡沫终究被戳穿,不合理终归被合理所取代,重回正轨。

  一切违反基本商业常识和正常人类感知的项目,最后都会被证明本来就是不靠谱。只要创业者把自己倒空,用一个最正常的用户思维去看:

  用户不会管你有什么牛逼的技术模式、理念交互,不会管你抄了国外什么最新风口,他只想知道打开这个产品5分钟内能满足什么,有什么了不起。

  然而圈子里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大家明明看不懂、心里暗暗觉得不靠谱,但表面上生怕被嘲笑不懂而强装懂。

  “对啊,我也很看好……”

  看好个屁啊,总得有小孩揭穿皇帝的新衣。

  那些该死的投资人死了吗?

  下面是虐心毒鸡汤。

  从O2O到直播,不靠谱的风口最终都死了,那么按说这些人傻钱多的投资人也应该臭名远扬血本无归了?

  不好意思你错了,臭名远扬血本无归的可能是涉身其中的创业者,但是那些投资人(特别是做局的早期投资人)都赚了。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乐视的回答很精彩,大意是若干年前答主的投资人朋友跑来向他咨询乐视的模式究竟靠谱不靠谱、能不能买?

  他经过各种分析觉得始终不靠谱呀,但是那个朋友仍然坚持买了。几年过后,乐视的发展果然暴露出各种问题,他当年的分析一一应验,但是他的朋友早已在投资后出手卖给下家赚得盆钵满溢。

  对此,他的朋友只淡淡说了一句,因为投资是交易。

  网上有一个报道传播很广,说ofo这个项目一开始在真格没法过会,徐小平说:“戴威是北大学生会主席,投他我们肯定不吃亏。”然后这个报道特别指出这笔投资“翻了好几十倍”。我们且不评论当时的ofo或者徐老师是不是不靠谱,关键在这个“翻了好几十倍”。

  投资的本质就是交易,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只要能找到下家,包装出一个好价格卖出去,早期投资人就能翻个几倍几十倍全身而退。

  这是我们常说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区别,大陆的很多投资玩家们根本不在意项目的未来,不在意公司十年二十年基业常青,他只需要在意与自己最有关的这几次交易,有没有接盘的,能赚个多少钱。

  这就像中国的房价,大家都觉得未来可能会崩,但是没有人在意,大家疯狂炒房,都想着只要在自己手上不崩,只要自己后头有接盘侠。

  正如鸵鸟电台的kk兄弟所说,某些网红投资人关注一级市场就是,怎么赚钱不重要,项目有没有潜质不重要,能不能包装找下轮、上市、卖出才是硬道理。

  这就好像买一只猪,关注的不是健康成长,而是迅速催肥卖出去。如果你告诉我这只猪不在风口不好催肥,得循序渐进地成长,那还是算了,赚钱要紧,哥只争朝夕。

  事实就是,不催肥的猪对消费者更好,但是催肥用了瘦肉精的猪赚钱更快。

  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一个漏洞百出的风口,很多创业者最后惨淡收场,独立思考的清醒质疑者冷眼旁观、但其实一分钱也没有赚到,而某些善于做局、跟了几个轮次早早退出的投资人都赚疯了。

  本应由他们承担资本乱相、恶性竞争的责任,但是他们都成了人生赢家。搞不好还可能借着管理别人的钱,”睡服“了高颜异性创业者。

  就算被证明是伪需求泡沫看走眼又怎么样,他们有一个伟大的万金油说法:投资本来就是投100个项目要死90多个的。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