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工业物联网重磅报告:万亿级资本下的弯道超车(3)
2017-05-14 编辑:
风险管理提升
*工业物联网带来的风险管理提升主要体现在
风险管理方面,企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确保产品安全性(77%),资产安全性(65%),提高作业环境安全性(65%)以及有效管理保修和召回(61%)几方面。
产品安全性方面,有企业通过维护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数字线程(Digital Thread)的完整可追溯性,提高质量,加强质量控制。也有企业凭借人工智能算法和优化方案,减少返工和浪费。
资产安全性方面,随着工业4.0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工业信息化管理,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产品信息、基础设备设施信息,均通过远程形式进行连接,因此对于所有物联网设备制定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已部署和新部署的基础设施平台,无论部署在现场或云端,其安全问题都应该从基于安全和防护要求的端到端系统建设角度进行全面
解决。
提高作业环境安全性方面,生产制造过程的检测、实时参数的撷取、机台设备与产品的监测管理、原物料的耗用监测,乃至于生产环境因子的调控,一旦善用物联网技术,都可望加以实现。除了攸关产能与营运绩效的机台设备,确实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执行监管外,若谈到真正出了事、后果更加严重可怕的工安环卫议题,同样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加以妥善处理。一旦善用物联网,即能够将检测机制由传统的人工模式转向自动化,如此一来,就可望大幅提升监测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
有效管理保修和召回方面,工业物联网中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使用,将更好地跟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无需电池的通信技术使得设备能够在电脑中以唯一的身份标识显示出来。也就是说,每一个RFID芯片都能够以唯一的身份发送信息,这使得人们几乎毫不费力就能追踪到任何物品。
最后,德勤指出,目前工业企业所获得的产品和客户的信息量远少于资产和设备的信息量,在效率提升和业务成长的双重诉求驱动下,未来企业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关注度将由设备和资产转向产品和客户。
*企业希望获得哪些更详细和具有操作性的数据
*在客户关系提升方面的主要应用
泡沫规避守则目前市场似乎充斥着太多物联网平台,2017年我们可能会看物联网平台市场整合与淘汰。这种情形好像20年前,当市场上充斥各种互联网搜索引擎,但留到今天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工业物联网将为制造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升其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创造新的价值,要实现这些价值,企业需要考虑的策略如下:
眼明手快
工业物联网架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清晰的战略,企业有大量的机会可以通过局部的技术应用,快速实现工业数字化的潜在价值,从而为进一步全局的提升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工业物联网的潜在影响巨大,而且大范围实施对企业文化、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人才资源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企业在试图解决全局问题的同时,其发展很可能会陷入停滞。
因此企业需要目光长远、从小处着手并且快速升级。只有当一系列小的目标达到时,大的变革才可能发生。企业先重点实施那些将支持其长期目标的具体试点项目,并在试点过程中发现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便日后的快速推广和升级。
关注周期
工业物联网的价值来源不仅限于产品和设备的管理,而是延伸到产品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客户的生命周期的关键在于,工业企业需要寻找将产品的一次性交易转化为持续收入来源的方法。
例如基于价值定价的制造即服务(Manufacturing-as -a-Service) 模式,按使用付费的模式(Pay per Use),或其他可以加深客户关系,使企业可以持续创造价值并收费的方式。
强化大数据应用能力
企业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不是在于如何获取更多的数据,而是围绕业务目标和具体业务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深入分析解决问题或做出预测指导决策。
企业在构建大数据应用时,应从企业的业务战略和IT战略出发,构建大数据应用的顶层框架设计。主要包括大数据战略,即大数据应用的目标、策略、应用/平台建设路线图;大数据应用场景,从企业价值链和客户生命周期入手,梳理大数据应用的业务场景;大数据分析建模,分析挑战,通过多种算法的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大数据技术平台,追踪技术发展趋势并结合企业内部各种应用系统,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
提升安全性
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从保护数据到保护系统性能,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既来自企业内部的系统运行安全,又来自可能的泄密风险。如果被入侵者攻击,企业不仅面临操作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和大量隐私信息如核心工艺参数被窃取的风险,甚至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业设备遭到入侵者控制或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
人员伤亡。
许多公司选择建立信息安全的架构和机制,从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信息安全机制包括信息安全目标(如生产事故发生次数、泄密事故、生产终端时间的最低值)、安全策略(如物理、网络、主机、数据、人员、应急事件、文件管理的安全策略)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数据中心管理办法、网络系统管理制度、涉密设备管理制度等)。
除了传统的信息安全风险,网域风险(Cyber Risk)日益成为物联网的重点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网域风险管理:定义互操作性标准;使用专用设备或附加组件,而非改造旧系统;明确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责任; 建立数据基线;加强数据治理;建立具有弹性的耦合系统。
生态系统里的定位和合作
工业物联网的整体系统,非单一厂商能够独力完成,而是需要透过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来让架构更为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