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2)

2017-05-11 编辑:

  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条曲线,更多描述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不同发展阶段。1956人工智能被提出后,大家认为AI很快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人工神经网络(Perceptron)1957年被提出,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做定理整理的LogicTheorist)也很快被提出。因为当时计算机速度很慢,存储量很小,同时,人们意识到人的智能思维过程不能单纯依靠符号表示。因此,人工智能不能很快实现。这一阶段,中国并没有参与。

  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出现,美国在搞“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在搞“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第五代计算机”,即可以做出一个像人一样可以交互和思考的计算机。中国当时发起863计划,第一次开始进行研究人员的培养和补充。

  到了90年代末,互联网兴起,人工智能处于最不景气的阶段。当时AI专业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因为人工智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那个时间点,中国已经储备了做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人才。科大讯飞是1999年成立。当时创业很艰难,当时提出3年要做100个亿,其实到今年,讯飞要做100亿还是有难度的。但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AI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让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唯二两个既拥有AI技术准备(庞大的科研人员),又拥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构型的国家。如今,AI在全球的竞争,就是中美之间的竞争。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不同的人对于AI有不同的观点。而另一些真正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人,比如Michael Jordan和YannLeCun认为,人工智能还远未达到能够威胁人类的地步,还有很多技术探索工作要做。人工智能威胁派想的大多是强人工智能,现在工业界取得突破的是弱人工智能,这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最近有两本书很有名,《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未来简史》中提到一个观点,将来的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意识。我在过去两年也提到,将来我们可能做出智能与人类一样,但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智能体。在自然宇宙中,智能与自我意识是共存的,且两者之间强相关。比如,动物的智能越强,自我意识就越强。在数字宇宙中,智能体可能很聪明,但不一定有自我意识。如果将来能够把两者分开,一个没有意识的智能体还能灭绝人类吗?我们还不如担忧另一个问题,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这是一个值得严肃考虑的问题。

“Where”——人工智能现状如何?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强人工智能看不到突破,但是弱人工智能已经发展的不错了。那么,与人比较,发展怎么样?ENIAC被发明出来后,军方希望用其计算炮弹的运行轨迹。人类的大脑最不擅长计算。我们将这种智能称为运算智能。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所有的棋类程序都可以用运算解决,因为他们是完全信息公开的博弈系统。2016年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九段,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围棋的运算量很大,大概是10的170次方。按照目前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大概在10-15年之后,才能算完。现在AlphaGo运用了其他技术,比如感知智能才算完。但是本质还是计算。AlphaGo学习了16万盘人类的对弈过程,自己又生成3000万盘。人类不可能记住3000万盘中的每一步对弈经验,机器能够记住,并能够推算后面10-30步。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从运算能力和重组能力来讲,人类早不是机器的对手。但是从感知智能(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和运动智能(能抓会扔,能走会跑)来看,最近很多的技术都是与这两个智能相关。在感知方面,人类有眼耳鼻舌声,机器的进步也很快,深度神经网络应用于图像和语音;在运动方面,我们过去用智能控制的方法。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How”——人工智能将如何实现?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中科大以前的校长提到,人的大脑局部有量子效应的,量子效应也可能使得人的大脑在放电中产生智能。各种说法都有,这是一个未探知的奥秘。我个人推崇的是“鸟飞派”。最早的人类学习飞行是像鸟一样粘很多次毛,跑到高处往下跳。发明飞机之后,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研究了空气动力学(air dynamics),研究鸟的羽毛为什么能够产生升力,主要是羽毛的横截面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向上的升力,这个升力很复杂,有多种现象。现在人的飞机比鸟更先进。大脑受脑壳的物理限制,大脑不能很大,结构也不能特别复杂。但是其中的结构、存储记忆的方式,以及放电行为的传递,是非常有意思的。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如果我们能够研究智能动力学(intelligence dynamics),我们可以将智能和意识分开。因为两者产生的机理可能不同。若搞清楚,我们可以将智能的东西单独剥离出来,做出超脑,不受到自然宇宙中神经连接的物理限制。关键是是否能够将智能动力学搞清楚。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视觉、听觉、各种感知的机理,我们希望能够突破,但是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

  目前的产业界,人工智能为何能够工作,主要因为3大法宝:首先是深度神经网络。虽然在数学上不beauty,但是随着数据量增加,性能能够不断提升。但是想提醒的是,现在神经网络有用,并不代表二三十年后,没有其他算法能够超过他。随着认识的加深,可能之后有新的算法超越深度神经网络。现在,应该有其他科学家坚持其他机器算法的语言。其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有利于获取真实的统计大数据。在统计模式识别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training data和testing data要同分布。训练的数据需要来自于使用环境,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带给大家这种条件。比如,现在的讯飞输入法,用户会将语音数据上传,可以降低数据收集成本。

北大AI公开课|胡郁: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