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Papi酱?(2)
2017-05-10 编辑:
当更多选手入场,开始走上“细分化”路线时,papi酱也难免“前浪死于沙滩上”的命运:快语速不是她的专利,前有《万合天宜》的万万没想到和老湿,后有讲悬疑的怪异君;汇总段子也可能算不上什么专长,前有《屌丝男士》压阵,后有《吐槽大会》压轴;至于情绪的输出?能让人们“热情盈眶”的力量依旧掌握在割弃她的罗胖手上,能秒杀中产的还是吴晓波,能让职场女性释放心中负能量的还是咪蒙。
网红到明星有多远?
“生命期有限”成为网红群体共同的担忧,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和papi酱一样走上了网红2.0路线——明星化。
豆瓣女神南笙、张辛苑纷纷踏入娱乐圈和时尚圈,忙着拍电视、上综艺;孔连顺和白客成了国民女神和男神;搞笑美妆视频博主艾克里里开始代言广告并频繁参加时尚活动……然而,走出互联网编织的神坛,南笙从女神成了“照骗”,鲜少发布搞笑视频的艾克里里仍是大家心中的“非主流美妆视频博主”。似乎再也没有人能够复制从微博、b站走向大荧幕,从腐向cp成为全民男孩的TFboys的奇迹。
从“网红”到“明星”的转型为何如此艰难?究其根本,是网红和明星商业模式间存在的巨大差别。
(一)长期培养VS偶然崛起
明星从被发掘到进入市场,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以相继推出HOT、东方神起、SJ等国际偶像团体的韩国SM 公司为例,他们通过星探发现、选秀等形式,挑选10-16岁的青少年进行歌唱、跳舞、演艺、主持等基本功培训,甚至对培训生的日常言行、妆容、饮食、体重等作出要求。期间通过考核淘汰制进行优选,最终成功出道的新人都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网红的崛起则具有偶然性,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属性,借助热点事件,依靠个人才华、观点或鲜明的个性标签迅速走红,在短期内就吸引受众和媒体的关注。由于缺乏积累,网红很难保障长期、稳定的输出,更加难以根据受众需求,对输出内容做出调整。
不过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成为网红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从04年横空出世的芙蓉姐姐等草根型网红,到以模特、主播为代表的电商型网红,再到如今papi酱、王思聪、薛之谦等精英类网红,总体表现为个人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显著提高。我们再看看微信上认知度较高罗辑思维、同道大叔、咪蒙等自媒体,他们通过多年积累才在自媒体的风口上爆发,具备较稳定的输出能力。
(二)公司化运作VS粗放式运作
明星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从人设包装、艺人作品、广告宣发到粉丝后援为其保驾护航,以最小单元的明星工作室为例,其基本组成包括经纪人(艺人、执行)、商务、公关、律师、新媒体等。至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涉足艺人业务的大型集团,则已形成从明星、制作团队、艺人作品到宣传营销的全产业链。明星产业环环相扣,有利于捆绑销售,资源统一调度,扩大业务范围,稳定并聚合艺人资源及运营资金。
以曾经打造木村拓哉,人气组合“岚”,享有“美少年梦工厂”美誉的日本杰尼斯事务社为例,它的业务十分复杂,包括:培训学校、杂志出版社、电视节目传播制作公司、唱片公司、演唱会策划机构、偶像专卖店等,覆盖旗下艺人全阶段发展。
在艺人配置上,杰尼斯多以“组合”形式推新,如此一来的好处包括:
(1)用同样的宣传资源推广更多的艺人;(2)组合里的新人可以优势互补,人气好的成员带起人气相对薄弱的成员,对比与合作也利于各自特色的展现;(3)当组合的整体人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拆分出来独立发展,市场价值之和会更大;(4)以旧带新,让新人出道前就广为人知,有助于出道后的推广。
反观网红的运作模式,则显得粗放很多,他们大多停留在“自我营销”的阶段,背后缺少长期战略策划和公司化团队的运营。不过随着资本进入市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依靠个人影响力的“网红模式”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从个人IP到网红平台则更容易获得资本的支持。陈翔6点半、王自如、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的成功,给更多网红及网红公司以启示:在获得融资后,需要专业团队快速介入,实现从个体到团队、公司化运作,从UGC到PGC,从内容生产者到用户经营者的过程。
虽然网红和明星无论从人脉资源还是经纪公司的包装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网红也依附互联网生长,备快速聚拢人群,引发热度的优势,加之更多资本进驻市场,网红逐渐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渠道,“明星化”之路似乎也并非无迹可寻。科班出身,颜值不俗外加拥有2260万粉丝的papi酱,如果能在个人定位和平台化发展上深入,或许还是可以拼一拼的。
本文由南七道与李鹿共同完成。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联网明星创业公司脸萌、FaceU等品牌操盘手,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公号南七道。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