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人海战术背后的问题:流量是否永远万能?
2017-05-10 编辑:
文/杨舒芳
微粒贷这几天的推广活动火了。
考拉君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都有朋友转发微粒贷的“邀请好友得iphone”的消息,并喜大普奔地告诉大家,大土豪腾讯发羊毛了,大家快去薅。
如图所示,只要拉50个好友获取微粒贷额度,就能得到一台iPhone7,每拉一个人头,邀请和被邀请人各自还有5元的红包。算下来,相当于每拉一个人就可以薅到价值100元以上的羊毛。看起来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比扫码送鸡蛋给力多了。
等等,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啊旁友们!
事实上,微粒贷的确是有这么一个动作,只要申请微粒贷的人,不管是否支用,微众银行都会在央行系统中查询其信用记录,而这个查询的动作,是可能出现风险的。
业内人士指出,除不良记录外,申请人近期内征信被查询次数也是影响申请人能否获得贷款及获得贷款额度多少的因素,如果用户的信用报告中机构查询记录过多,也会影响贷款审批。
连央行征信中心都说了,多查无益,信用要打折。
查额度要上征信这事儿,归根到底是因为腾讯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
背靠手握8亿用户的微信,微粒贷的拉新思路本身是契合自身优势的。人均100块的获客成本,可以换得一个微粒贷的授信客户,其实非常划算。
但是,将征信提前到额度管理这个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腾讯系金融产品的问题,即社交数据征信化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
2015年初,腾讯成功成为央行首批个人征信牌照的试点单位,但是,两年过去了,相比于其他征信机构,腾讯信用显得很是低调。打开腾讯信用的官网,传说中的腾讯信用分还一直处在没有开始公测的阶段。腾讯至今也没有做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类似花呗)。
《证券日报》的报道称,微众银行有关人士曾解释,目前微粒贷有微信和手机QQ两个入口,系统会调取相应入口的社交数据进行审批。同时都会调取央行的征信作为另一个维度的数据进行互相印证和分析。
一个例子是,LendingClub曾经想将facebook作为数据来源和放贷依据,即社交数据的信用化。但这种方式最终宣告失败,只好回过头到美国征信局拿数据。
从金融角度来说,社交数据的信用化,其实是补充信息,而非支撑信息。而且任何一个信用模型的有效性,都需要至少一个借贷周期来验证。这是腾讯在金融上缺位的部分。
另一方面,微粒贷的这次拉新,也体现出腾讯金融的一个困局,就是人海战术在金融上的有效性。
腾讯在金融业务上的破局,始于微信支付。自微信红包出现以来,腾讯尝到了结合自身社交基因进行金融创新的甜头。在此之前,财付通的存在感一直非常微弱。以至于微信成了整个腾讯金融的救命稻草,理财通等诸多业务都开始依赖微信入口。在缺乏金融基因的背景下,腾讯要去强推产品,只能一次一次求助“人海”战术。鸡年春节期间,趁着微信红包风头正劲,马化腾向腾讯员工发送了仍属内测阶段的黄金红包。
黄金+受邀内测的神秘感,让微信用户都对这款“黄金红包”颇为好奇,不少人还把受邀当作炫耀的资本,在朋友圈晒出收发的黄金红包。
8亿用户加上马化腾亲自站台,一时间,微黄金被捧上了天,甚至被看作是继微信支付之后的又一次“珍珠港偷袭”。但这种热度在春节过后随之跌落。从微信指数对“微黄金”、“黄金红包”的统计来看,用户对这款产品关注的集中爆发就是在春节期间,产品刚上线的时候过了这一波峰值之后,这两款产品就迅速“贴地飞行”了。
黄金红包的案例的启示是,用强社交的方式推广金融产品,效果不一定好。金融产品能不能被用户接受,最终靠的肯定是过硬的产品和“回头客”。不管是微信还是QQ ,“人多”的优势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风控和定价。这对缺乏金融基因的腾讯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