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代,为什么“无用”的内容反而越来越值钱?
2017-05-10 编辑:
豆瓣时间自3月上线以来已经过去两个月,在4月底刺猬公社的采访中,豆瓣副总裁姚文坛透露,豆瓣时间上线的五天内就达到了百万销售额,目前也已经有几百万的收入。
几百万的收入相比于目前更火热的知识付费确实不算多,但是这种稳健的增长趋势,却是整个文化领域的好消息。在这个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逐利的时代,看似非实用型的文化内容反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用户对文化内容的消费需求始终存在
文化内容的消费群体一直都在,此前文化类的报刊、杂志、书籍购买的主力军均是该类人群,只不过来到移动时代之后,信息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的特性让阅读变得更为便携,而这部分人群也同样放弃了原来的纸媒阅读,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
产业会消失,但需求不会消失,只不过需要寻找更好的满足方式。
功利内容喧嚣过后,文化内容付费进入回暖阶段
主打“实用”的功利性付费内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少购买者带着“缓解知识焦虑”的目的而来,希望购买之后获得成百上千的回报,这种过高的预期可能会导致最终失望,反而更加焦虑。
在三节课近期的一篇《知识付费即将迎来拐点?》文章中指出,其通过统计各个知识付费平台打开率后,发现普遍出现下降的情况,说明大家进入到了退热阶段。
在功利内容一片喧嚣过后,部分焦虑人群也逐步认清了功利内容不能立即产生回报的现实,而同时关注内心需求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在自媒体领域,豆瓣时间上线5天收入破百万,《蒙曼品最美唐诗》进入喜马拉雅付费榜TOP5,总播放量近千万。而十点读书公众号一年涨粉一千万,付费内容的月营收达到500万,今年更是完成了6000万的融资,估值4个亿,这里不一一列举。
人们对文化内容的兴趣又在重燃,大家也开始关注一些“无用”的文化类内容,并且愿意为其付费。自媒体“笔艾特纸”在其文章中表示:
“音频内容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上下班路上和睡觉前后。我不喜欢在这个时间段听“干货”,因为空闲时间听这些,本就是一种变相加班。然而我又嫌流行音乐太吵并且浪费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最好用来培养我的业余爱好,比如听古典音乐。”
文化类付费内容的价值在于纯粹
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发展,资本的介入,文化内容忙于追逐热点,追逐变现能力,离“无用”越来越远,而离“有用”越来越近,但是反过来想想,这反而是文化类付费内容产品区别于免费内容的机会所在。
其一是更专注内容本身,其二是更适合碎片化场景。
1)与广告分离,专注内容本身
在自媒体领域,因为要考虑收入的原因,通常一篇好好的图文或者视频内容,最终都成为了广告软文,这种混编模式短期确实能够盈利,带来转化,但是长期来看却非常破坏用户的体验,也影响品牌自身。
付费的形式可以让作者不必背负赢利的压力,专注于内容本身,形成更好的用户体验,建立起自媒体品牌更长远的价值。
2)文化内容更适合碎片化场景
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场景时代,相比于需要更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来梳理的知识内容,文化类内容在这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些轻松,没有压力感的内容更适合“陪伴”。因此比知识内容更适合碎片化场景,这点也是当前所有在线文化类付费内容的优势。
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二次价值挖掘
豆瓣作为文化内容社交平台,其有着大量的内容消费者以及生产者,除了北岛、白先勇这些名家之外,豆瓣此后还将邀请到在某个垂类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豆瓣达人。这些达人平时也活跃在影评、书评、小组中,受到粉丝认可,其生产的高质量内容也正是粉丝所需要的,将其引入豆瓣时间后粉丝也会自然买单,这与知乎live中的达人生产逻辑一样。
文化类付费内容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这批“民间高手”,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换。既可以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更专注于内容创作,又能树立自身的品牌价值。
结语:
用户对于功利性内容的热情正在进入理性阶段,而同时文化类内容却正在逐渐升温。内容付费这一形式,让纯粹的文化内容获得了全新的途径,也使得用户的回归成为可能。
无论怎样,2017年注定是文化内容回归的一年。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