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让知识随取随用|WISE x 知识新经济峰会
2017-05-07 编辑:
去年6月份喜马拉雅去开始做内容付费这个事情,到年底时我们思考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最后花了两天时间头脑风暴,整理出一个词,叫“分享人类智慧”。
我们总的判断是,从古到今,很多智慧是通过书面形式传承的,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音频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媒介,来更好地记录、传承和分享各个行业的智慧。
智慧的传承和分享,在最远古的时代就是依靠声音交流,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但是这种传播模式效率很低,所以后来出现了文字,再加上纸的媒介,文明的传承获得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们看书看报纸,文字的作者是在编码,我们看书看报需要解码,每个人的解码能力不一样,有人觉得这个东西写的很好,有人觉得没看明白。现在用声音存储、传播、调用,回到以声音为美,口口相传这样一个状态,信息可以变得更加易懂,更加便利。
所以我们希望让知识、智慧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随取随用。一开始大家想,这是不是移动电台?所以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也上来,但是后来发现,很多人没有活下来。
这其中我们总结了几个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用户还是喜欢干货足的内容。比如传统广播是帮你读新闻、给你放歌,但没有提供深度的干货价值。第二就是讲得好玩、口语化、通俗易懂。第三就是这个人有长期的从业经历或者兴趣积累,值得信赖,所以同样一个栏目不同人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好节目(包括卖得好)都有这三个特点:有干货、娱乐化表达,和人格化的背书。
用户会为什么样的内容买单?一个关键词就是提升——提升思想和认知水平,比如商业、财经内容;提升个人技能,又分个人成长类和职场类,比如马东好好说话就是沟通技巧,老友记讲英语就是语言技能;提升欣赏和鉴赏的水平,比如文化与艺术类的内容。
什么人适合做内容付费生产者?一种是专家,一种是解读者。这边说一个话题,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喜马拉雅有一个复兴的趋势。过去的教育体系对我们人性有压抑,我原来学历史也没觉得我喜欢历史,但在喜马拉雅听春秋战国史感觉津津有味。包括梁冬讲庄子,谢涛讲春秋战国,各种文化内容都可以在这得到很好的呈现。
作为平台,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前期策划,在选题上、节目核心内容的构成上,有团队专门参与进来。他们和用户接触地多,因此会有很多建议。其次就是数据支撑,喜马拉雅的后台系统里,每一期节目有很多的数据指标,不仅仅是年龄、地域,更重要的是多少用户听完了,没听完的跳出点是什么地方。这个数据对老师特别有用,可以帮助他了解用户的喜好,以及怎样优化内容。
第二个我们可以利用的就是互联网的互动性。比如王佩瑜的粉丝一万个,从天南地北过来,你可以把粉丝分门别类,很方便跟这些人交流。这也是我们在打造的一个系统,希望通过它让老师跟学员、网友们更好地互动。
第三个我们希望能拓宽老师的商业模式。不管是直播或者其他形式,我觉得作为平台的逻辑就是这三点:帮老师做好节目、帮老师维护好粉丝社群、让他们有更多的变现模式。
知识内容创业为什么倾向于做音频?这背后是音频的便利性,可以利用每个人的碎片时间来学习。而当我们有时间坐下来的时候,你很容易跳到视频的内容去,《三生三世》、《人民的名义》、《吐槽大会》……反而在碎片时间,你听的一些知识内容才特别有价值。
最后谈谈我们看到的几个趋势。第一是内容生产越来越往深度和专业走,传统广播台的朗读、播音将来会被AI所代替,真正有价值的就是做深度、专业的内容——要么自己做深度专业,要么做好解读。这其中媒体和出版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第二是内容的分发越来越智能,这个智能是基于大数据和知识图谱分发,比如喜马拉雅知道每个人的画像,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个性、包括不同的场景来推送内容。内容付费很明显比广告来的更加有效,或者更加受用。整个量级和体验会更好。谷歌出了谷歌home,将来内容产品通过智能音箱的分发也是一个巨大的浪潮。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