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从未停止改变,从不畏惧失败!
2017-05-06 编辑:
中兴财务云获“2016中国财务共享解决方案第一品牌”奖
中兴财务云凭借在中国共享服务领域的领先实践和社会贡献,在“第十二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被授予“中国财务共享第一品牌”最高荣誉大奖,表彰其在中国财务共享服务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财务共享领域的先行者,中兴通讯财务云可谓拥有不少“第一”:
1999年,中国第一个网络报销系统;
2000年,第一家将财务系统与网银系统直连,建立了银企直连系统;
2005年,第一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005年,中国第一张企业和银行联名的公务卡;
2006年,第一家创新“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模式;明确提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专有名词。
2006年,第一家利用条形码跟踪财务票据,第一家实现影像扫描记录财务资料,第一家通过任务分配机制实现财务流程;
2006年,第一家运用双屏进行财务审核的企业;
2008年,第一家建立企业差旅管理系统,并和财务系统实现直连;
2011年,第一家提出“财务云”概念,建立财务云中心;
2012年,第一家使用日志系统的位置信息,实现全球补贴的自动计算;
2013年,中国本土的第一个全球共享服务中心;
……
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兴财务云在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上不断进行着创新和迭代,推动着中国企业财务的发展。而财务共享服务,近两年也已成为财务领域的高频词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共享服务作为财务转型的契机。
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令财务未来的发展更加激动人心,不少管理者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然而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并非如同想象中的财务组织架构的一次调整,或是信息系统的上线。引用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的话,“是一次观念、流程、系统、组织、人员的再造”。
4月28日,在新理财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CFO高峰论坛暨2016中国CFO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有着“共享服务第一人”之称的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没有讲成功经验,没有讲未来展望,而是回忆了过去十几年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中,他认为自己犯过的两次错误,“观念的转变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有着更广泛的培训和沟通”,“我们以为中国经验可以解决全球问题后来发现是错误的,我们花费了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博士
以下为发言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能到新理财的现场跟大家分享。十二年前我们开始做财务共享服务,到今天非常高兴和自豪地看到会场外和会场内的很多同仁都在谈论财务共享服务。但今天,在这里,我不想再谈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对未来的影响和给财务带来的变化,我只想跟大家谈一谈我这些年曾经犯过的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关于观念的变革。
2005年初,中兴通讯开始全面国际化,在海外成立了14个片区,需要派驻很多财务人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财务运行效率低下,可以形象的说,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我们决定实施财务基础服务的革命(财务共享服务),用更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手段来完成财务体系的变革和再造。当时,我十天飞了八个地方:深圳、广州、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成都和西安,和财务人员交流,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变革,改变基于桌面、基于纸面的会计处理模式,我们要更加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互联网化。但在当时,由于大家不了解共享服务,短短的三个月,财务人员流失了30%,这是我工作中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我才意识到,观念的转变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很多的财务人员不理解,认为自己的工作再也没有价值了,有的人就选择了离开。
在那段时间,我的压力极大。事后很多年,我都不停地问自己,如果再回到2005年我会不会在中国率先做财务共享服务?我经常给自己的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因为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太煎熬,我经常微笑着内心崩溃,为什么微笑?因为我是团队领导者,我要面对所有的团队成员,要给他们打气,微笑着说这就是财务的未来,微笑着用我自己的微光去点亮前进的道路。 但我的内心又是崩溃的,因为我看见这么多的人离去,我看见这么多的业务需要重新再造。那是我人生中犯过的一次错误,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可以对团队做更好的培训,和员工做更好的沟通交流,给予一定的承诺,让他们可以有信心的和我们一起继续走下去。
很幸运,我们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件事。很多人把它视为是一件事情,很多人把它认为是一套软件,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观念的革命,我们做了流程的再造,我们实施了组织的再造,我们上了多个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我们把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层次做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迷茫中的寻找,过程中的阵痛,眼泪中的欢笑,是我们最宝贵的回忆。
2005年底,在财务共享服务的支持下,我们实现了财务组织的成功转型,首次提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三层财务架构模式。当年我们一起在公司二楼会议室讨论的三个名词“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服务”,这三个词,今天成为中国财务界的通用名词,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在2005年最初实现财务共享的时候,非常初级和手工化。我们当年做凭证分配的时候只有一个凭证袋,因为当时没有实现凭证的自动分配功能,没有影像系统,就做了一个刚好能装50份凭证的布袋子,因为经过测算,当年我们每个财务人员每天审核单据量差不多50份左右。
正是这个小小的凭证袋使得我们走向了全面信息化的道路,我们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了自己的条形码管理体系,建立了影像管理系统,建立了任务分配机制,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建立了财务系统和前端业务系统打通的机制,非常高兴我们这一套实践的摸索能够成为企业今天的标配,这是我们做的一点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