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2)

2017-05-04 编辑:

  9. “可以坐一坐的”公共空间密度:主要使用场景是“中午和晚上都约了饭局,中间的时间回家太折腾,又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以及“朋友聚会吃过饭想娱乐一下又得挪窝,很难找到又可以吃又可以玩得尽兴的地方”;

  10. 装修文明程度:隔壁装修这种事情免不了,但希望能有一些最起码的规矩,不要让我在睡觉的时候被吵醒想炸楼,装修公司也别把装修垃圾随便乱扔、堵住楼道;

  11. 过马路方便程度:马路太宽,一抬眼就看见自己要进的那栋楼,可是天桥或地下道为什么那么远?

  12. 小区入口便捷程度:每次回家在小区里就要走好远或者兜圈子,能不能多开个门?

  13. 无现金普及程度:不幸忘带钱和银行卡,向路人借钱遭遇冷漠脸倒是可以理解,不过能否凭借手机完成 ATM 无卡取款-自助购票的全过程?

  14. “出门一定要自己亲自带着的东西”数量:公共洗手间的纸巾、公用饮水机或自动售卖机里的水、商场里可以租借的雨伞,是不是方便拿到?还是一定要自己带齐全套才好出门?

  所谓的一个城市 “包容和开放”的气度指的是什么?

  除了在征集中得到的结果,我们也结合了国外一些关于“宜居城市”的榜单中更年轻化的标准:

  15. 独立书店密度: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那些不算;

  16. 绿地空间:有没有草倒是也不重要,别因为种了草就不让人进去就行;

  17. 对艺术家和公共活动的资助:这样才不会让人产生“周围不是服务老人就是服务小孩的餐馆、小店、娱乐设施,年轻人感觉被社会抛弃”或者“找不到一起玩的人,在这么大的城市还是觉得没劲”感;

  18. 街道异质化程度:别让人觉得“所有的地方长得都一样”;

  19. 日常活动多元化程度:能找到散步、跑步和骑车的地方;

  20. 公众对“与自己不同”观点的容忍程度:不仅仅是局限于把尊重 LGBT 当政治正确。

  还有,“生活气息”和是不是古镇、有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没啥关系

  如果把“生活气息”或者说“市井气”具体化一些,我们觉得需要包括:

  21. 商业场所多元化程度:城市里除了购物中心,还有传统市场可以逛;

  22. 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信任指数:就是……偶尔忘带了钱可以下次再给;

  23. 邻居友善指数:对门邻居见到能打个招呼,而不是有事情才来叫我“1507 的”;

  24. “有人气”指数:比起光溜溜的街道,更希望有一些沿街的店铺,至少天黑之后一个人走在路上也觉得蛮安全的;

  25. 深夜食堂指数:离家不远的小餐馆里有让自己安心的 comfort food,除了千篇一律的“祝您用餐愉快”,也能和自己熟悉的店员聊两句。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城市文明程度”包括哪些细节?

  现如今,你其实会怎样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征集中我们发现,大家最在乎的还是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东西:

  26. 被年轻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过马路的时候是人让车还是车让人?

  27. 电动车会不会无视红绿灯在马路上窜来窜去?

  28. 人们等公交、地铁的时候会不会主动排队?

  29. 公共场所是不是禁烟,以及有没有适度安静的环境?

  30. 无论是餐厅服务员还是公务人员,能不能礼貌地对待别人?出租车司机能不能不要让乘客自己导航指路?

  31. 火车站和汽车站这种地方是否可以顺利穿行不被骗子搭讪?

  32. 街道干净程度,以及垃圾桶的个数。

  在好奇心研究所 2016 年底一项名为“今年你又看腻了社交网络上的哪些讨论议题?”的投票中,“逃离北上广和回到北上广”收到了最多赞同,不幸被归为社交网络上有点让人厌烦的议题。

  不过,“北上广”在社交网络、影视剧和营销活动中频繁出现,却也还保持着关注度。说实在的,没有人能否认这几个超大城市在工作机会和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没有人能否认房价、工作节奏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及交通、生活便利程度、天气等等带来的“小确不满”。

  与之相关的,“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宜居的”也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追求物质富足是人性的首要因素,然后才是对自然环境、安全、社会和文化条件,以及公共治理的追求。相比每年层出不穷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十佳优质生活城市排行榜”,更偏重物质生活本身要素的排行榜可能更被年轻人所看重:比如英国生活时尚杂志 Monocle 每年发表“生活品质调查”(Quality of Life Survey)。Monocle 评分根据 22 项指标,如房价和生活费用、公共图书馆数目、市民自由度等,从一套住房的价格到一杯咖啡、一份午餐的价格,以及户外活动方便性等。

  毕竟,对于“宜居”的定义,年轻人最关注的,终究还是有所期待、尽可能便捷、能找到同类以及被尊重。

  题图:林小妖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陈可辛聊了《喜欢·你》和《七月与安生》,以及被“小镇青年口味”绑架的市场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这个做了 199 年西装的美国牌子,如今要在中国市场推翻重来

  那么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没有一个说对了年轻人想要在哪种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